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703、盛怒之下的朱棣!
    晚饭吃的是辣椒炒肉,水煮肉片。

    老爷子被辣到过瘾了,偷摸的拿了一些木瓜跑去后宫,也不知道做什么去的。

    朱怀则独自一人在谨身殿处理奏疏。

    片刻之后,郑和端着一壶浓茶过来伺候朱怀。

    虽然快一年没见,但主仆却没有丝毫陌生感。

    朱怀端着浓茶喝了一口,侧目看着郑和,笑着道:“当初的小乞丐,现在长大了,稳重了不少。”

    郑和眼眶通红,压抑许久的情感渐渐迸发,跪地道:“爷,奴婢知错。”

    朱怀不解的看着他,“认什么错?”

    郑和道:“临走之前,奴婢就知道太爷是皇帝,奴婢不敢告诉爷。”

    朱怀噢了一声,笑道:“可我现在已经在谨身殿了,成了,知道你有苦衷,夹在中间也不容易。”

    “前些日子吕芳把你在宫里的遭遇都告诉了我。”

    朱怀顿了顿,看着跪地的郑和,道:“起来吧,能在宫里熬出来也不容易,又出海历练了一年,更加不容易。”

    郑和心下一阵感动,道:“都是爷的栽培,奴婢不敢给爷丢脸。”

    朱怀嗯了一声,道:“这次出海只是个开始,航行的路线还不够远,以后你或许还是要出海。”

    郑和肃穆:“奴婢遵旨!”

    朱怀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不舍,他知道,郑和的一辈子或许都会在海外漂泊。

    这若是没有艰苦的信念,他坚持不下去。

    海上孤独,未来的日子,180三宝太监都会在孤独中成长,然后孤独的死去。

    但真是因为郑和航海的这种开拓精神,才能让大明航海史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到后世,到二十世纪初中期,那个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时代。

    在那个倭奴入侵含恨的时代,无数仁人志士,无数英雄,都为了华夏文明史,努力,奋战,不死,不休!

    国人永远都带着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让汉家儿女,在一次次风霜洗礼中前行!永不为奴!

    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因为都是先辈们用血和泪换来的!

    朱怀盯着郑和,似乎想起什么,问道:“你爷爷他老人家还好吗?”

    郑和一阵唏嘘,低声道:“走了,出海的下半年就走了。”

    朱怀一愣,叹息道:“节哀吧。”

    郑和点点头。

    朱怀道:“成了,不必伺候我了,你刚回来,早些去休息吧。”

    郑和轻轻的道:“奴婢不累。”

    朱怀也没有理会郑和,便继续开始批阅奏疏。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檀儿的孕期反应越来越大。

    赵惠妃说檀儿应当怀的是个男丁,又将老爷子兴奋到不行。

    木瓜最近也在权贵中流行起来,不过不是在男人中间,是在女人中间。

    这一段时间相对安定,国家尚没有大事发生,转眼入夏。

    洪武二十六年,夏六月。

    新政已经在北地有条不紊的推进三个月。

    北平府。

    北平王府是前元的皇宫,这里的规模丝毫不比应天紫禁城差到哪里去。

    亭宇楼榭,人工湖,假山等风景名胜美不胜收。

    池塘内都是盛开的荷花绿叶,说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都不为过。

    凉亭之中,朱棣身穿薄薄的丝绸衫,那双虎眉蹙成川字,显然盛怒不已。

    旁边坐着的则是朱高炽和道衍和尚,两人脸色也并不太好。

    “三个月,永不加赋才短短推行不到三个月,北平的青壮流出到宣府、大同、山西,数以千计!”

    “老大这一招够狠啊!故意先从北平府外围实施新政,新政出来之后,北平府的人丁大量涌出。”

    “人口的流失,让本王少有新丁入伍。”

    “他这是要从经济上,彻底压倒本王!何其歹毒!”

    “父皇老迈,现在已经几乎不管政事,老人家还有几年能活,谁也说不准。”

    “只要老爷子一走,恐怕那小兔崽子就要彻底和本王反目了吧!”

    朱棣声音不大,却让人清晰感受到藏在言语背后的愤怒。

    一向沉稳的道衍和尚也坐不住了。

    以前都是北平府主动出击,打的应天那边毫无招架之力。

    甚至因为唐塞儿的存在,差点让朱怀失去储君之位。

    然而短短半年时间,局势逆转,朱怀开始反击,而且是针对北平府一针见血的反击。

    最高明的是,那小子是挟大义而为,让北平府敢怒不敢言。

    随着新政在北平府周围试点,许多隐匿的人口纷纷外流,而其他州府去者就接纳,源源不断的充实了当地的人口和耕田。

    又随着玉米、红薯、花生等作物的冲击下,北方的农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其他州府的壮大,无一不是北平府潜在的威胁。

    本来北方的人文经济政治中心是北平,而因为如此,北平府的贸易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带动经济运转,从而生产铁器、棉花等军需物品。

    可这半年来,北平府的经济被挤压的越来越落后。

    长此下去,都不需要打仗了,从经济方面,朱怀就能将北平府软刀子磨死。

    “王爷。”

    道衍沉思许久开口:“心不狠,江山不稳,小僧的建议,还是要引狼入室。”

    姚广孝声音有些低,上次被朱棣一巴掌抽的到现在都胆战心惊。

    他知道朱棣是枭雄,不愿意毁坏国家根基,但成王败寇,现在的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以后再收回来就是。

    朱棣冷冷的盯着姚广孝。

    姚广孝便不敢继续在这个话题多说,只能无声叹口气。

    他佩服朱棣,打心底敬重朱棣。

    朱棣是明人,是个男人,不折不扣的男人!

    即便形式都如此不利,朱棣都不愿意让北疆一寸土地失守。

    同时姚广孝也有些心疼朱棣。

    北疆的防守,若论枭雄和手腕,没有人能出朱棣之右,晋王都不行!

    因为朱棣的存在,北疆太平!

    可这个如虎一样的男人,骨子里却带着一丝倔强和执拗。

    和朱怀怎么斗都没关系,他的底线是不准许胡人踏步到大明任何一个城池!

    没有人会理解朱棣,没有人会知道这个男人在北疆多么辛苦。

    姚广孝沉默片刻,道:“王爷,其实想要破永不加赋这项新政,也并不是没有办法。”

    朱棣一愣,喜道:“广孝你说说看。”

    姚广孝道:“小僧思绪了许久,想到这么一个办法。”

    “地方财政压力很大,丁税又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江南之地还好,有城门税车船税,但北疆没有。”

    “由此引起的一项矛盾就是地方官府的财政吃紧,多次像朝廷申请预算,以满足地方官府的开支。”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的财政也只有持平,想要衙门富足做点其他事是不可能的。”

    “既然永不加赋是大势所趋,那么……”

    “如果我们找到一两个地方官府,让他们在永不加赋这项政策之外,额外收取丁男的耗外加耗,至于征收的名义,都是地方官府随便起的,老百姓也够不上朝廷。”

    “等都察院下来查的时候,恐怕北疆的官府都已经泛滥了,法不责众,从此之后永不加赋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姚广孝说了很多,条理清晰,却一针见血。

    朱棣认真听着,听到‘耗外加耗’的时候,面皮微微一抽。

    “如此一来……北疆的流民会再次渐渐滋生起来,刚平定的内政,又会乱了……”

    朱棣呢喃。

    对朱怀这项政策,朱棣其实打心底佩服,但这种心思又很纠结,一方面畏惧朱怀对政体的看法如此毒辣。

    另一方面心里又想要北疆百姓太平。

    毕竟以后即便他继承江山,他也不想要一个烂摊子,他心怀大志,也想大明万世流传。

    毕竟,他姓朱!

    姚广孝看出朱棣的踟躇,加重了语气:“王爷,不能在犹豫了啊!小僧并没有引狼入室,只是将北疆的政体恢复到以往的混乱秩序中罢了。”

    “如此不出半年,北平府的人丁会再次兴旺起来。”

    姚广孝认真的盯着朱棣,久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