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8章 大炮一响
    哎呀,大敌当前,我在想什么呀……不要脸,胡永儿还自己骂上自己了,想想又觉得自己可笑。

    此时,吴正邦和屈非埋伏在护城河不远处的密林当中,蓄势待发。

    也不知吴正邦从哪里找来一门火炮,他一个人推着就到了前敌,屈非见到眉头紧锁,“你搞这么个东西有什么用,这种炮还能打死人不成?”

    吴正邦一摆手,“胡说,那是我大宋的军兵,岂能用炮打,摆一门火炮,到时候大炮一响,也鼓舞鼓舞士气。”

    屈非苦笑道:“我们带的这些兵,都是已死的亡魂,是没有感觉的,推着这个东西来,简直多此一举。”

    “管他那么多,”吴正邦道:“吓唬吓唬人也好。先放一炮试试……”

    这吴正邦嘴上这么说,但其实也觉得自己无聊至极。没事弄这么大家伙来又笨又重的,被老道一说,简直一无是处了。

    他闲着没事干,就当真想去放炮,可昨晚一场大雨,将引信淋湿,吴正邦点了好几次,也没点着。

    他又是个急性子,最后索性就把火把扔进炮筒,“还不响!”

    屈非见状可吃惊不小,这家伙简直是胡来啊,“快跑吧!”

    前脚刚一走,那火炮便轰隆一声,连炮膛都给炸碎了。

    大炮前面还十几个鬼兵呢,大炮一响,被炸得血肉横飞,好在吴正邦在那炮筒旁边面,饶是如此也被炸得飞了起来。虽然没受什么重伤,却炸了个满脸开花,好不狼狈。

    屈非刚要笑话他两句,就听浓雾中有人喊道:“有埋伏!撤!”

    这时候,刚好童贯的先锋军迷迷茫茫地已经穿过浓雾,离二人只不过十几丈的距离了。浓雾遮蔽,他们没发现吴正邦和屈非,屈非和吴正邦也没发现他们。

    这炮声巨响,反而叫这些人暴露行踪。

    屈非哪有时间犹豫,心道:这童贯来得可够快的。

    当即招呼吴正邦,佯装向宋军冲杀。城头上青玄听到炮响,又见浓雾中影影绰绰似有敌人,当即念动法咒,那几百个死尸,排成一排,手提长矛,向前逼近,吴正邦和屈非则虚张声势。跟在那些死尸的后面。

    宋营的先锋军箭如雨发,射在那些死尸身上,却毫无作用。对方依旧勇往直前,也不知有多少人马。

    就在这时,魏文渊听到炮声响起,以为是青玄发出信号。正要喊了一声,“冲啊!”

    他带着那一百多死尸,已经率先从中路突进,别看都是行尸走肉,但是速度惊人,从浓雾这头一直冲到那一头,跟着又折返向东,魏文渊骑着马都没有他们的速度快,只能紧紧跟在后面。如此来来去去,两三次,宋军顿时溃不成军。

    因此童贯下令,全军撤退,而魏文渊、屈非、吴正邦则跟着那些死尸,陆陆续续回到了城下。直到此时,魏文渊才知道,青玄能用的兵马也不过只有五百鬼兵。

    青玄点了点数目,发现少了十几个,一问才知道,那十几人都是被吴正邦给祸害没的。真正和宋军交手的,反而没有一个有事。

    胡永儿少不得就要埋怨几句,“虽说他们已经死了,可我们兵力不足,上哪里再找尸体去?简直是胡闹。”

    吴正邦嘿嘿一笑,颇为尴尬,“反正**师有本事,再弄些出来也就是了,死人那不多的是?”

    “说的容易,那是要折寿的,这都折了不少了!”胡永儿心疼她自己内丹里的千年功力,心想这次帮着青玄损失了一百多年的功力,可不能再浪费了。

    魏文渊说道:“不管怎样总算挡住了一阵,可童贯有三十万大军,如今箭在弦上,等到天亮之时,浓雾散尽,势必还要攻城,我们还是早做准备。”

    青玄点了点头,回头问道:“永儿,大雾还能持续多久?”

    胡永儿道:“这个法术我没用过,不过地升阳气,迟早会回来的,我们没本事一直叫天黑着。太阳一出来,浓雾自散了。”

    青玄面有难色,心中只能盼着这黑夜慢些过去。

    可偏偏事与愿违,没到一个时辰,天边就现出了曙光,此时也才刚过辰时。

    童贯心中好不懊恼,想不到燕京城近在咫尺,却攻不下来。虽然天是亮了,可浓雾依旧,尽管薄了许多,但要现在进军又觉得没有把握。

    军师提议,“就听魏文渊之前提议,等过了午时再进兵也不迟。”

    可童贯却怒斥道:“要等过了午时再攻城,那不是叫魏文渊那厮得意?说我不听他的话,才惨遭此败?”

    这话本来不该当众说出,可是童贯现在怒气上头,什么也顾不得了。

    众将闻听,全都暗暗摇头:为大帅者,怎么可以如此意气用事?又不肯听良言相劝,偏偏要和一个下属怄气,如何成得了大事?

    他军中可不全是宋朝官员,因为是宋金联合攻打辽国,所以金人也派了几个得力之人到此帮着童贯参赞军机。见童贯为小义而忘命,遇大事则智昏,如此不堪大用之人居然做了大宋的重臣?可见大宋外强中干,朝中混乱。

    如此一来,那些金国人心中便都对大宋有了鄙夷之心。

    这其中便有一员小将,站出来说道:“大帅,我看此雾来得古怪,并非自然产生,或许辽人之中有些异士,在从中作梗。”

    童贯定睛一看,认得此人,正是大金国勇烈亲王的世子——完颜若曦。

    他此次随军出征以来,表面上是帮着大宋攻打辽国,而背地里的则是奉师父左黜的命令,骗宋军进城,好用三十万的人命发动巴比伦法阵。

    另有一点,只要这三十万人一死,那大金国在平灭辽国之后,就准备与大宋决一雌雄了,等于是未雨绸缪。

    宋徽宗哪里知道萨满教的诡计,还当完颜若曦是自己人,叫他随童贯出征,一路上这完颜若曦都不曾献过一策,其目的就是要看看大宋的元帅,实力如何。

    之前童贯要游说耶律东淳投降,完颜若曦便想到,这个童贯真是不识时务,辽人等于是笼中之兽,出来就要伤人,你不派大军征讨,还跟他讲什么仁义礼智信?只不过童贯的计划,于大局并无影响,反正三十万人迟早要死,又何必急于一时?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