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6章 从长计议
    “也不知道行不行!”吴正邦见青玄和胡永儿神神秘秘,表示怀疑。

    “行不行的,也要试了才知道,叫你去做,你就去做!”屈非推推搡搡,将吴正邦赶下城去。

    回过头又对青玄说道:“虽然现在有了计策和兵,但是要使三十万大军撤退,并非简单的事,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趁着吴正邦找那些材料的空档。三个人便把接下来大战的安排,迅速梳理了一遍。

    穷途客不愧当年魑鬼门对抗魔界的智囊,当真是智计百出,行军打仗,布阵埋伏,攻杀战略,可以说无一不精。虽然可用之兵只有五百多人,却还是分派的井井有条,当然一切还都是纸上谈兵,究竟付诸行动之后,能有多少胜算,其实不管是青玄还是屈非,都只有五成的把握。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计策能瞒宋军多久?如果拖到午时,虽然三十万人的性命得以保全,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离开燕京城,也是个问题。

    屈非建议:“要想迅速出北门是万万不能的。唯一的活路,反而是那条逃生的密道。”

    青玄道:“不行,我们的目的是阻止宋军进城,一旦达成,我们就算躲在密道之内,可以暂避大火,但永儿的伤势未必等得了那么久。无论如何,我们得离北门而去。”

    屈非皱了下眉头,“那就只能提前将快马准备好,不必等到午时,必须提前撤离,午时一到,咱们也顾不得许多了。就算大宋军兵要来送死,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为了救人不顾自己的性命。”

    青玄犹豫了一下,也只好点头称是,“只要死的人不足以启动法阵,那也算成功。”

    “还有一条路,就是走南门。只是宋军在前,走南门凶多吉少。”胡永儿提醒道。

    “不错,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童贯临时改变主意,不叫宋军前来送死。”青玄一声长叹。却见远方的篝火渐渐地熄了,心知刚才自己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宋军大队人马即将开拔。

    不多时,吴正邦左肩头扛着一棵柳树,右手拎着一条黑狗,后背还背着个大包裹,大步回来。

    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他娘的,这么多事情,怎么单单叫我一个人去做?找柳枝太费事,我干脆就砍了棵树,你要用多少,就用多少吧。这是狗,这是药……”说着把几样东西往城头上一甩,就要歇着。

    青玄笑了笑:“多亏了你没有回宋营,不然我都无人可用了,劳烦你把所有的柳枝折断,插在城头垛口处,以为疑兵。”

    “又叫我做,那你做什么?”吴正邦没好气地问道。

    屈非笑道:“傻小子,你是不是要救人啊?难道吃这点苦都不肯吗?这算什么大丈夫?”

    “做就做,谁也没说不做,”吴正邦听屈非这么一说,也只好继续干活,“就是觉得不太公平。”

    青玄笑道:“我们另有事做,道长,就麻烦你,帮胡永儿煎药了。”

    “不用!”胡永儿瞪了屈非一眼说道:“虽然现在大家同坐一条船,可是这老道两面三刀的,我可信不过。煎药的事,我自己来,老道,你就去帮吴正邦的忙,免得他说三道四的。”

    “好吧,好吧!”屈非笑道:“小姑娘总是信不过我的。怕我又下毒害人,可你看我身上哪里还有毒啊?”

    “我管你!”胡永儿道:“总之你这老道就是不能轻信。”

    “有伤在身,还这么凶,”屈非大摇其头。回过身,就去对付那条黑狗去了。

    青玄被发跣足,站在城楼之上,手中宝剑对天摇晃,口中念念有词,不多时,只见城下的地里升起白茫茫一片妖雾,十尺之内,目不能视物,那大雾从城下蔓延开来,将整个燕京城笼罩其中,渐渐地又往宋营方向飘去。

    果然不出青玄所料,此时的宋军已经饱餐了战饭,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燕京城下扑来。

    所有的马匹都用布包住蹄子,军中偃旗息鼓,尽量不发出任何响动,缓缓前行。此时天近五更,可天空依旧乌云密布,如同墨染,虽然夏季天长,可太阳到这个时辰居然还未升起,实在诡异得很。

    正行走间,就见前方愁云惨雾一片,已经连道路都看不清楚了。

    探马营的探子回报童贯,“启禀大帅,前方雾气弥漫,燕京城忽然消失于浓雾之中,先锋询问是否继续前进。”

    童贯早看到了前方大雾,心里还在纳闷,好端端的,天也不亮大雾又起,莫非有什么变数?

    有部下虞侯见状,忙说道:“想必如魏将军所说,可能是机关即将发动,这才有此前兆,属下以为此去凶多吉少,还请大帅暂缓行军,下令就地扎营。”

    他不说这话还好,童贯这个家伙,好大喜功,刚愎自用,闻听此言心中暗道:“现在扎营,那不是被魏文渊那厮耻笑我无胆?是我自己下的命令,现在收回,颜面何在?”

    “一场大雾有什么稀奇?既然大军已经出发,又岂又退却之理,一旦被敌人追击,反而对我军不利。”

    宋营也有军师,提醒道:“大帅,王虞侯所言极是啊,此妖雾来得古怪,不可不防。”

    童贯略一沉吟,说道:“传令下去,令先锋大军,分批进发,……小心埋伏也就是了。怕者何来!”

    童贯一意孤行,手下人也阻止不了,只好跟着队伍继续前进。

    前军一千人,先行探路,迤逦而行。这一波走了,再走一千人,如此一来,行军速度自然是降低了不少。

    最为古怪的是,这三十万人明明是向北进发,都是同一方向,可于雾气茫茫之中,几队人马,居然彼此走散了。先锋找不到大帅,大帅又找不到军需,听着耳朵里沙沙沙沙的尽是散乱的脚步之声,却偏偏不见人影。

    军中有金国的使臣,在后面不禁暗暗摇头。

    童贯带着主力正行进间,忽听左翼一声炮响,也不知从哪里杀出一队奇兵,一个冲锋,就把宋军阵型搅得大乱。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