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97 秀才中举
    这是王浩在洛城以来,第一次带进陌生人,道:“吴子墨,先生的人。”

    女暗卫上下打量吴子墨,好奇的问道:“先生的弟子?”

    吴子墨点头。

    女暗卫又问道:“脸上涂着姜黄粉,你是男子?”

    吴子墨继续点头。

    女暗卫眼睛一亮,继续问道:“先生手下弟子皆是能人,你擅长?”

    王浩见吴子墨面色为难,朝暗卫三人道:“你们收拾行礼。一刻钟后我们离开洛城。”

    闻言,暗卫三人均是激动起来,先后道:“太好了。”

    “终于能离开洛城。”

    “可要走密道?”

    王浩已经把暗卫三人打探到的密道告诉了余掌柜,希望紧急时刻余掌柜能用的上,摇头道:“用不着密道。直接走北门。”

    中年暗卫特意问道:“王队,我们可以回湘城?”

    王浩神秘的道:“出了城便告诉你。”

    吴子墨见王浩跟三名属下说话时没有架子,便找个座椅坐下来喝口水。

    王浩压根不问吴子墨什么时候来的洛城,怎么混入寻芳阁,又是怎么骗了御林军、豫军,怎么假死离开?

    吴子墨是吴应海的弟子,又身怀绝技,这样的身份,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不多时,五人顺利出了洛城北门,在三里外的小树林与余掌柜安排的九人汇合。

    王浩先是让两边的人相互认识,而后宣布任务接应郑小将军夫妻,这就朝着任务的具体地点出发。

    千里之外的湘城,百姓们压根不知

    道国都发生了天大的事,皇帝换人了,更不知豫王带兵十几万北上攻打国都。

    百姓们议论的是科考。

    湘城的乡试刚刚结束,湘城衙门的墙上贴有乡试的榜单。

    来自和县的两名秀才赵山阳、宋飞榜上有名。

    榜上总共二百人。赵山阳排在第十五名。宋飞的名次靠后,第一百八十七名。

    青鱼镇的赵长空、小泉村的田志高不出意料的落榜。

    赵山阳夫妻、赵长空、田志高看完榜,回到林河凡在湘城的大宅子。

    众位奴仆得知喜讯后,纷纷向赵山阳夫妻道喜,“恭喜赵老爷高中举人!”

    “赵老爷定会高中贡士。”

    赵山阳夫妻欢喜之极。

    特别是赵山阳在多年前因为救人遇到庸医毁容,失去科考的机会,没想到去年被李青青治好了脸上的疮疤,再次拥有参加科考的资格,且今年参加乡试之前,又得李青青推荐给林河凡……

    刚才看榜时,赵山阳都激动高兴的落泪。

    此时,赵山阳仍是心情亢奋,欢愉无比,倒是没忘记安慰鼓励长子赵长空和田志高,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还未考中秀才。你们比我当年强。你们别着急,静下心来踏实读几年书,肯定能考中举人。”

    赵长空早有心理准备,道:“儿子这回就是陪考。”

    “恭喜赵叔!”田志高面上微笑,心情却是十分失落。

    不过,他自知才学比赵山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甚至比赵长空都不如。他

    更加想找个名师多的地方读书。

    赵山阳要参加接下来的省试。他们一家三口都不走。

    田志高收拾行李,这就离开返乡。

    夜深人静。

    赵山阳被两名身着盔甲的军士带着穿过三条街道,来到湘王府的侧门。

    门卫例行对赵山阳及两位军士检查,并让两位身份是亲兵的军士在出入登记薄上签字。

    “奉吴先生之令,带举人赵山阳入王府见吴先生。”

    “赵举人里面请。”

    赵山阳在平素开朗乐观话多,此时却嘴唇紧闭。

    他的弟子王浩在湘王府任亲兵队的小分队长,但是他从未进到湘王府。

    他不会跟两位亲兵提王浩。

    今晚吴应海突然间在湘王府召见他,他心里有些紧张。

    一个多时辰后,赵山阳从侧门出来了,仍是由刚才带他来的两位亲兵在出入登记薄上签字,这回赵山阳也签了字。

    “赵举人,先生令我等送你回家。”

    “赵举人,今晚之事切莫跟外人提起。”

    夜色深沉,冬风袭面,寒冷一片,已经见过吴应海并深谈的赵山阳心里却是一片火热,连忙答道:“是。”

    几十里外的红石村。李大林家的一间卧房。

    新鲜出炉的秀才田志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白天李家人的话在他脑海里回响。

    “我听王亮说,湘城最好的师长在湘城书院。你要是能进湘城书院读书,说不定三年后,下届上考场就能考上举人。”

    “县城县学的师长大都是秀才,举人都

    寥寥无几,你要是跟着他们学,肯定不如在湘城书院学的好。”

    “你已经是秀才,又这么年少,湘城书院的师长肯定愿意收你这样的弟子。”

    “我说志高,你不如跟我们家一样,把小泉村的地租出去,然后带着你娘出来,到湘城书院附近的村子租个房子,然后你一边当先生教学生,一边到湘城书院求学。”

    “出来的好。小泉村太封闭。不能呆。”

    “小泉村会耽误你。”

    ……

    不知不觉,将近黎明,田志高听见李大林的洗漱、出门声。

    李大林每天一大早就得去李青青的包子作坊做事。他是家里起的最早的人。

    田志高已经得知李青青给李大林、李二林每人每月开五两银子的工钱。

    田志高还听李大林兄弟说,和县县学的秀才先生,一个月二两银子。

    如果田志高去县学当先生,两个半月的收入才抵得上李大林兄弟在包子作坊一个月的工钱。

    包子作坊的买卖有多好,给李大林兄弟的工钱竟有如此之多?

    田志高想至此,见天已亮了,不睡觉了,这就起床穿衣洗漱,而后去了王家。

    他要亲眼看看包子作坊的买卖。

    为了不打扰李大林兄弟做事,田志高没有进作坊,就站在作坊门外瞧看。

    如今已是十一月底,哪怕晴天,天气也很冷。

    前来包子作坊进货的大小商贩均穿的厚厚的长袄,戴着动物皮毛做的帽子。

    田志高见连小商贩的穿着都比他的

    好,看来小商贩的买卖兴隆。

    有个排在后面的小商贩,三十几岁的方脸中年汉子,见田志高比较面生,问道:“后生,你是帮哪家进货的?”

    田志高微笑道:“我不进货,就是瞧瞧。”

    方脸汉子疑惑道:“你瞧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