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5、达成
    许家父母急急慌慌地出门去了,把郑军一个人丢在家里。

    郑军笑了笑。

    仅仅一个短暂的会面,郑军就对许有德夫妇的性格心里有数了。

    耿直,冒进是许有德最大的特点,反而是许母更细心通透。

    郑军觉得倘若玉兰要选代理人,许母比许父更适合。

    玉兰和许萌一进门来,发现屋子里只有郑军一个人在,许父许母则不见踪影。

    许萌囧了,对玉兰“你们先坐一会,我去找他们。”

    玉兰哭笑不得,主人都跑了,把客人扔在家里,这算什么事!

    郑军看了玉兰一眼,起身往外走。

    玉兰默默跟在后面。

    许萌的家建在半山腰,站在门前的晒谷场上就能一览村子的全貌。

    郑军问玉兰“逛了一圈,有收获没有?”

    玉兰点点头“有一点。”

    她重点提了那条修了一半的路。

    “按照他们村里之前的设想,这条路要是能够修下去,从村里到镇上能够缩短一大半的路程。”

    郑军皱眉“你想资助他们修路?”

    玉兰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她每年捐出去的钱不是数目。

    贺世开名下的那些产业,每年都有两成的收益用于援助偏远山区学校建设。

    在她看来,资助许家坳公路建设,就当是毛线加工厂前期投入了。

    可是看郑军这样,明显不赞同。

    玉兰不解地问“有问题?”

    郑军看了玉兰一眼,心道,能没问题吗?问题大了好吧。

    谁知道原先那条路是因为什么问题停工了?

    就算那条路能继续修下去,将要投入的人工与材料就不是一个数目。

    你一个老百姓又不是家里有矿,掺和地方zf工程想干什么?

    退一万步,就算帮人家把路修好了又怎么样?

    谁知道人家会不会看到希望,直接就过河拆桥了,让你想哭的没地儿哭去。

    不过,面对玉兰殷切的目光,郑军却什么话都没。

    姑娘,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幸好这次是他跟来了,他总有办法把用最的代价拿到最大的利益。

    两个人并肩站在一处,默默无言。

    山脚下,许有德夫妇簇拥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干瘦的老头走上来,后面跟串葫芦似得跟了一大群人。

    郑军不放心地叮嘱玉兰一句话“一会你在旁边看着就行,别随便接人家的话茬。”

    玉兰点点头,答应了。

    那个看起来很慈祥的老者就是许家坳的村长,也姓许,一双眼睛不大,看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他这乡长当得还是很得人心的。

    许村长一眼就看到站在晒谷场上英气勃勃的男人,笑眯眯地伸手,道“您就是许家的客人吧?鄙人是这个村的村长,欢迎欢迎,咱们这穷山沟里来一次贵客可不容易。”

    郑军经常与官方的人打交到,应付这样的场面游刃有余。

    两个人笑笑进了许家的厅堂。

    玉兰看见老村长身后围了一群人,自己这边就郑军和她两个人,玩味地挑挑眉。

    郑军却当村长后面那群人是一堆大南瓜,和许村长谈笑自如。

    村长后面的那群人不耐烦起来,不是来谈建厂的事情吗?

    你们两个人在打什么哑谜?

    咱们脑容量不够,完全听不懂。

    许村长无奈极了,本来想借着由头把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结果对面这子,看起来年纪轻轻的,比一般的老狐狸还难缠。

    无奈之下,村长道“我们村里原先规划了一条到镇上的公路,修了一大半,如果能够继续把这条路修好,运输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郑军的手指在茶杯上轻轻摩挲,静静等着下文。

    果然,许村长看了郑军的笑脸,接着道“现在村里也有一条公路通到外面,新的公路修不修,其实对大家没什么影响。”

    “不过,既然你们强烈要求修路,那我们修就是了,不过,这钱就不能由我们来出了。”

    郑军不接话,笑道“这么吧,今这一趟我其实是不来的。不过,拗不过我这个妹妹。

    她们同学感情好,一直听她同学你们村里的人织毛衣的手艺不错,可是拿到镇上却卖不出价钱。就想着,我们家刚好有这个渠道,不定可以帮同学一把,这才来看一看。

    这一路上,是我自己开车来的,不瞒您,路实在太差了。我的车子比面包车大不了多少,还能勉强通行,要是再大一点的货车,我估计都够呛。

    您,这样的地方,万一真建了厂子,货要怎么运出去呢?

    货都运不出去,那我们何必浪费钱在这里建厂?”

    村长还没开口话,他身后的那些人开始鼓噪起来“村长,那我们自己把路修好不就行了吗?”

    “是啊是啊,反正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活,村长你组织一下咱们大家伙加加班,把路修好了不就完了。”

    许村长顿时黑线了,你们到底是来壮声势的还是来拆台的?

    村长咳咳咳了半,没人理他。

    村民们已经沉浸在厂子建成以后大家伙发家致富的美好幻想里出不来了。

    许村长无奈地“你们加班,工钱谁付给你们?”话的时候不停地看郑军。

    郑军却偏着头和玉兰话,放佛根本不知道他们这边的暗涌。

    许家村的村民惟恐郑军不肯在乡里建厂,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商量到最后,村民一致决定大家伙自发组织修路!

    什么每家每户出几个人,出几工,午饭怎么解决,大概多长时间能把这条路修好,全都安排地妥妥当当的了。

    商量完了,很兴奋地问村长“咱们这样的安排您好不好?”

    村长都要吐血了。

    好什么好?

    你们这群棒槌!

    你们到底是哪边的?

    拆台一拆一个准!

    郑军忍不住笑起来。

    村长看见郑军的笑容,无奈地笑了笑“你们见笑了,这些孩子不懂事。”

    郑军反倒露出几分真心的笑容“其实,修路是zf的事情,我建议您把我们要在这里建厂的事情往上面提一提,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一点不用郑军提醒,村长早就有腹案了。

    不过,他是真心为村民着想,想着多为大家争一些权利,才会和郑军周旋。

    最后,郑军和对方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村长负责沟通上级,把村里到镇上的公路修好,郑军则保证在新厂盈利以后,拿出第一年利润的两成给参加修路的村民作为补贴。

    除了管理人员由郑军指定,其他职工,全部从村民里招收。

    至此,玉兰两人此行算是圆满结束了。

    两个人在许萌不舍的目光里坐在颠簸的汽车里踏上归途。

    zhongshengjiulgzhiyunhuak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