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不血刃
    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朱慈烺倒也不反对。

    这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

    如果一个帝王英明神武,士大夫的掣肘是绝对的枷锁。

    但是君王来说,长在深宫的群体大多数贪婪、凶残,短视,因此被士大夫平权,也是应该的。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士大夫经过了军政的历练。

    后世欧罗巴的一些国家的君主立宪,民选上台的首相成立的内阁,成员大多数都有军政的历练。

    就是如此,军事上还是交给专业的军事人员来指挥,文职的内阁只是把握战略方向。

    而大明的士大夫受限于他们地主精英阶层的出身,介于没有任何的民选可能,他们入仕后全心全意的为地主精英阶层服务。

    可是别忘了,地主精英阶层只是明人中的一小撮,这样的局面决定了他们不会照顾这个国家的大多数,当矛盾冲突严重的时候,他们会被大多数唾弃,没有代表性。

    从士大夫的能力来说,一辈子死读书,最多有些相互间的交际,虽然看的兵书不少,言辞无敌,但是军事上他们几乎就是白痴。

    虽然他们中出现了孙传庭等猛人,但是概率太低了。

    他们领导的战事,明末战争表明他们的战绩不及格。

    而带挂的朱慈烺决定要摆脱这个所谓的虚假平衡。

    ‘殿下,您招臣下来有何吩咐,’

    方以智躬身道。

    “方卿,听闻你们复社成员相交莫逆,甚至还有人称其中你等四人为四大公子的,”

    朱慈烺笑道。

    方以智心中略略慌乱。

    复社是看到朝廷吏治**,权阉横行,江南士人成立的社团。

    为的是相互声援,相互提携,进而把持政权,实现大明中兴的政治抱负。

    但是成立后,人人为前程奋勇,甚至相互内讧。

    变得极为不堪。

    方以智在后期对此很是无奈和不屑了。

    何况他知道这样的结党是帝王最厌恶的,何况这位有大抱负的殿下。

    ‘殿下,年少时候张狂,让殿下见笑了。’

    朱慈烺哈哈一笑,

    “中兴大明是好想法,皇室乐见其成,但是相互勾连,相互提携,结成朋党,对非复社成员的士人来说极为不公,这就失去了道义,”

    方以智没有说话而是深施一礼表示了赞同。

    ‘再者,看似从者如云,可谓如今大明第一党,但是鱼龙混杂,用利益裹挟朝臣,甚至挟持周延儒提携一党之徒,就可恨了,’

    方以智脸色一变,

    “此事臣下决然不知,”

    他是隐隐听到传闻,但是当真没听过。

    朱慈烺不置可否,继续道,

    “听闻你和张溥私交不错,是否听过张溥是为吴昌时暗害的传闻。”

    方以智拱手苦笑道,

    ‘倒是听闻过,但是没有实据,现下很多复社的人不敢和吴昌时相交,其实复社也因此分裂,’

    “嗯,很好,本宫也以为是吴昌时出手的,只因为周相成为一个牵线木偶,而张溥却能遥控指挥周相提拔复社之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方以智身子一抖,他当时明白殿下这是对周延儒不满了,但是他没有选择,老爹方孔炤是明晃晃的太子党,他也是被太子擢拔郎中,必须是太子嫡系,

    “殿下有事尽管吩咐,”

    朱慈烺笑笑,还行,没读书读傻了,

    “听闻侯方域还在为其父候恂出狱奔走呢,”

    按照原由的轨迹,朝廷为了节制左良玉放出了候恂,甚至晋为五省总督平叛,但是现在朱慈烺没有在意左良玉。

    因此候恂还在狱中呢。

    “是有此事,他就在京中,他也曾经找过臣下,但是臣下哪里有参言的资格,”

    方以智苦笑。

    所谓的四公子离开他们的老爹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方孔炤不答应,方以智拿什么答应侯方域,哪怕两人私交不错。

    “找到他,让他举告吴昌时谋害张溥,换取他父亲出狱,”

    朱慈烺道。

    “臣下遵命,此事他必能应允,”

    方以智道。

    当然能应允,吴昌时依附周延儒,权势很大,但是,侯方域求到他的府上,吴昌时却是一推了之,侯方域恨之入骨。

    ‘很好,你去吧,’

    朱慈烺道。

    方以智拜别,心里默默为吴昌时和周延儒默哀。

    他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内卷也是见得多了,已经察觉殿下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看似直指吴昌时,其实瞄着的是周延儒。

    朱慈烺当然是为了敲打周延儒。

    吴昌时就是一个提线木偶,后面的人正是周延儒。

    朱慈烺就是为了把控这个老家伙。

    罢了这厮要经过崇祯的首肯,而且周延儒这个背锅侠不错,还可以抢救一下。

    直到朱慈烺认为可以的时候,才让他下野,现在不急。

    翌日,侯方域在顺天府提告吴昌时谋害张溥就是一大新闻了。

    京城官场登时动荡起来。

    实在是这位绰号小阁老,牵扯到了周延儒,这绝对是大事。

    吏部左侍郎倪元璐如今兼着顺天府尹。

    接到诉状他不敢大意。

    首先告发的是吴昌时,大家泛泛来说都是东林人,而且都和周延儒有很大干系。

    如果是其他人倪元璐就遮掩过去了,让这个提告不了了之。

    但是侯方域是候恂之子,复社的首脑之一,交游广阔,可不是无名的阿猫阿狗。

    他真不能敷衍了事,还得好生审案。

    “大人,从诉状来看,人证物证齐全啊,此事非同小可,”

    顺天府推官韩傕道。

    倪元璐看过后登时感觉不妙。

    此事蹊跷啊。

    事发时候侯方域肯定不在现场。

    却是找出了这些的人证,还敢入京提告,凭他一个过气的公子哥可能吗。

    倪元璐哪里不知道侯方域后面有人,他嗅到了浓浓的阴谋气息。

    问题是谁在推动这件事,这可关系到他怎么对待这个案件,怎么对待侯方域。

    倪元璐现在能做的就是拖。

    他告病几日,趁机让幕僚打探一番。

    探查的结果很快传来。

    近些日子,侯方域和方以智走得很近,这几日甚至每日里饮宴。

    方以智是谁,方孔炤的儿子,父子俩现在都是殿下的嫡系,前程向好,方孔炤有人说日后必入阁,而方以智刚刚被殿下擢拔为礼部舆情司郎中。

    而方以智摆明车马为侯方域张目,细思则恐啊。

    倪元璐想到的是今日殿下提出的统计调查部,周延儒等反对,吴昌时是周延儒的人。

    卧槽,目的是周延儒。

    翌日,倪元璐康复,宣布三日后审案。

    ...

    “老爷,吴大人求见,”

    周府的大管事禀报。

    “不见,让他返家休息就是了,告诉他,这时候要避嫌,”

    周延儒沉着脸道。

    大管事应声出了书房。

    周延儒坐在椅子上思量了半晌,当初他没有直接明言,只是暗示了几句而已。

    整个暗杀过程都是吴昌时经手,他就当没这回事。

    因此没有确凿的把柄在吴昌时身上。

    他不能见吴昌时,因为他察觉了此事的蹊跷。

    谁在幕后动手他大约有个猜测,如果是那个人,这事没法了局,就是他出头,倪元璐也不会给他面子。

    吴昌时是帮他很多,但是他回报吴昌时的也不少,大难来时各自飞吧。

    ‘你说什么,首辅大人有恙在身,不见,’

    吴昌时咬牙切齿道。

    他和周延儒勾连多年,知道周延儒拔吊无情的秉性。

    但是,他没想到周延儒敢和他玩这一手。

    “大人确实身体不适,吴大人还请海涵,”

    管事赔笑道。

    “周延儒,你给我出来,你当老子是什么,用过就甩了吗,你个老东西,出来,”

    吴昌时当即在客厅破口大骂。

    他来这里就是打算让周延儒发声,周延儒毕竟是首辅,而且对倪元璐有恩,周延儒发声,倪元璐大约会拒绝侯方域的提告。

    没想到周延儒托辞不见,摆明是想抛弃他。

    “来人将吴大人搀扶出府,”

    管事喝道,虽然吴大人和老爷交好,但是侮辱老爷就不成了。

    几个家仆上来挟持着吴昌时就赶出府门。

    吴昌时依旧在府门大骂了一会儿,这才不甘愿的离开。

    周府门外永远有等候拜见的官员、豪商、生员。

    不说排出三里,半里是有的。

    吴昌时大骂首辅转天就成了京城大新闻。

    以往两人交情深厚,吴昌时小阁老的绰号怎么来的,就因为两人勾连甚深,吴昌时可以当半个家,现在两人公然互撕,当然是大新闻。

    翌日,周延儒则是在趁着文渊阁当值的时候,拜见太子。

    朱慈烺在乾清宫见了他。

    “殿下也许听闻了,老臣被吴昌时污蔑,实在是荒唐,”

    “这个,哈哈,本宫也听闻了一些说辞,也颇感荒唐,但有个说法,无风不起浪啊,首辅你说呢,”

    朱慈烺似笑非笑的。

    “殿下,老臣回去思量了良久,以为统计调查部还是很有必要的,对各部有个监看的作用,倒也是个好事,利大于弊嘛。”

    周延儒陪笑道,他瞬闪到了这个话题上。

    朱慈烺这次很欣慰的笑了,

    “首辅毕竟老成谋国,对家国有利的一力支持,本宫很欣慰,首辅不愧百官楷模,一切以国事为重,嗯,首辅只管处置政事,为国办差,有些人只会诋毁他人,小人之举,首辅放心,朝廷不会冷了人心,有些闲言碎语本宫不会理会,”

    朱慈烺的话周延儒听懂了,当即拜谢。

    他没有把柄在吴昌时手中,这个没错。

    但是莫须有他事晓得的,这是个大杀器,有时候办案不需要人证物证俱全,只要上面有办成铁案的意思,一切人证物证都会神奇的出现。

    而现在他低头,朱慈烺已经同意了,双方达成了交换,他的危机解除了。

    但是也摆明这个破事就是小太子发动的。

    周延儒很想给这张笑脸一拳,但是他不敢,太子年纪不大,却是极有心机,太难缠了,远在陛下之上。

    周延儒认栽。

    ...

    顺天府官厅,吴昌时站在下首,倪元璐安坐桌案后。

    吴昌时右侧就是瘦削的侯方域,两人相当熟识,不止一次的把酒言欢。

    酒桌上气氛上来了,兄弟相称。

    但是张溥死后,吴昌时嫌疑极大,加上侯方域因为老父之事求告吴昌时,吴昌时推脱,两人彻底决裂。

    现在两人都当对方为空气,见面寒暄怎么可能。

    ‘侯方域,你提告吴昌时派人暗害张溥,可有人证物证,”

    倪元璐沉声道。

    “禀大人,此事学生当然有人证物证,否则绝不敢攀扯一位小阁老,”

    侯方域这话说的倪元璐有些懵,这个生员你太生猛了好吧,这话能这么说吗。

    但是侯方域这么猖狂,坐实了后面有人。

    吴昌时怒目相向。

    侯方域不予理会。

    “大人,小人暗查吴昌时的罪行,发觉了吴昌时府上管事李壁的嫌疑,和其多次联络,其被学生感化,今日已经同意告发吴昌时,”

    吴昌时当时色变。

    李壁确是经受人,但是吴昌时将他从府邸管事,变为了农庄管事,打理自己在昌平的农庄。

    他不是没想过灭口,但是想来他依附周延儒,权势熏天,谁敢动他,没必要麻烦,结果现在可能有大麻烦。

    倪元璐看了眼吴昌时,有些怜悯。

    吴昌时这次是池鱼了,受了周延儒的牵连。

    倪元璐根本不信一个管事背主,还是背叛小阁老,这后面必有蹊跷,只怕有太子嫡系出手,才能让吴昌时的嫡系反水,至于侯方域那是根本不够格。

    倪元璐将李壁提堂。

    李壁讲述了他如何找了一个叫王秀的人,此人是张溥的乡里,一同进学的交情,相交不错。

    这人则用重金买通了张溥的家仆。

    家仆用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给张溥饮食里下毒,才害死了张溥。

    之所以如此,是一次下毒过量症状太明显。

    张溥被毒死是大事件,定会弄得轩然大波。

    官府也会严查,事情可能败露。

    因此陆续下毒,让张溥死于无形才好。

    李壁交待详情,全程不敢看吴昌时,任由吴昌时在旁大骂其污蔑,被人买通背主,却是不反驳。

    李壁言辞凿凿,倪元璐立即下令锁拿王秀,不过此人在江南呢,事情就此拖宕。

    不过,倪元璐下令吴昌时不可离开京城,随时可能过堂。

    吴昌时就此成为戴罪之人。

    数日后,乾清宫中,朱慈烺再次提及了统计调查部之事。

    “老臣思量多时,以为殿下提议确有道理,倒也可以试行,”

    当着百官的面,周延儒面无表情的赞同了。

    而吴甡竟然也点头赞同了。

    谢升、李日宣、林欲楫等阁臣、部堂目瞪口呆,没这么玩的。

    内阁现在的三人,两人同意,这事推行毫无问题了。

    这时候众人谁不清楚,周延儒被太子压服了。

    最后周延儒、吴甡甚至同意了方孔炤为统计调查部的尚书。

    太子兵不血刃的取得了胜利。

    周延儒这位大权在握的权相竟然屈服了。

    很多大臣凛然,这位殿下手腕卓绝,以后小心了。

    ‘诸卿,孙学士发来战报,罗贼愿意请降,他们同意放下武器重归大明旗下,只是条件嘛,还要商议,本宫请示了陛下,陛下首肯,为了减少百姓的伤亡,同意孙相担负招安事宜,’

    朱慈烺又提出了一个议题。

    众人立即议论纷纷。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