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章 起航南下
    第二日,大军抵达了天津卫。

    朱慈烺看到大批的船只从天津卫开始折返南下,很少有船只继续北上通州了。

    看了这个场面,让朱慈烺越发的心悸。

    如果战事拖宕个几个月半年,大明的税赋必遭重创。

    切肤之痛,他刚刚推动了大明的赋税改制,让户部收益有了增加的希望,此番又是遭到重创。

    朱慈烺越发的郁闷。

    看了看天津卫还算坚固的城池,这个勉强算一个坚城了,相比天津卫,朱慈烺更担心香河和武清,那两个城池矮小得多,只怕不能幸免。

    朱慈烺从天津卫直驱大沽港。

    天津水师提督郑芝龙、天津水师指挥使阮季、赞画张煌言、总兵官郑芝豹、参将张名振出迎三里。

    郑芝龙是恭敬异常,当时他的封爵被拒,如果不是朱慈烺推动,哪里有他现在的南安伯。

    此时的大沽接近栈桥,建成了一座棱堡。

    比旅顺新城大两倍。

    军营和棱堡相邻。

    朱慈烺对这个新建的棱堡很满意。

    大沽港是水师的基地,不容有失,如果建奴大举来攻,想要夺取这个海港,没问题,拿十万军卒性命来填。

    朱慈烺入城,来到了天津水师官署。

    “卿等都听说了建奴入寇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

    “今日本宫到此奉皇命出征,从现下开始遂行临清兵略,”

    所有人都屏息听着。

    “郑芝龙听令,”

    “臣下在,”

    “立即调集所有战船,封闭大沽港,无论谁的海船也不得靠近大沽港,断绝一切联系,”

    “属下遵命,”

    “孙传庭、郑芝龙、阮季、张名振听令,你等立即调集所有海船运送军卒出海南下,”

    几人急忙领命。

    ‘周遇吉,命登州营、怀远营当先登船南下,你随军前往,一到登陆地点,立即派军屏蔽所有人员往来,不得将大军抵达的消息传扬出去。’

    周遇吉急忙领命。

    朱慈烺号令一下,登时,整个天津南水师和京营新军大营躁动起来。

    无数战船聚集海湾,先后抵达栈桥,大批新军登船,忙碌了整整一天多。

    朱慈烺目视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开出了海湾,远远的消失在天水间。

    朱慈烺相当的自豪。

    这支舰队不是他制造的,却是因他而起,没有他的到来,这支庞大的舰队不会出现在北方。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认识到强大水师的作用。

    正面和那些欧洲来的强盗对决,需要强大的水师。

    而建奴周旋,决战,都需要水师,在快速,隐秘的转移大量兵员方面,更是有陆路无法比拟的优势。

    此番临清兵略,设伏建奴,没有这样的一支舰队更是毫无成功的可能。

    不过,朱慈烺也清楚,这个舰队还是不够强大。

    首先,这支舰队的主体还是姓郑,不姓朱。

    再就是,炮舰太少,吨位还是太小,如果和欧洲的大舰队决战,一定会处于下风。

    火力不足的问题突显。

    至于会不会和欧洲人决战,天晓得,他的到来到底能引发什么蝴蝶效应,谁能说的清,最起码,尼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有庞大的舰队,而西班牙人的大舰队有时候从美洲去往吕宋,交易白银,就在大明以南。

    因此大明的舰队必须加强。

    张煌言、张名振陪同着朱慈烺等走向了靠在栈桥上的几艘战船。

    这是按照朱慈烺的吩咐建造的两千料和一千料的战船。

    “殿下,如今天津船厂已经建造了十六艘一千料战大沽战船,五艘两千料的大沽战船,只是没有重炮,如今大部分都投入到此番运兵中,大沽战船比福船运送的人和货翻倍,船速也快上不少,”

    张煌言边走边说。

    介绍了大沽船厂的基本情况。

    朱慈烺表示满意,多半年过去,建造了十余艘大沽战船,相当不错。

    完成了他当初要求建造的数量。

    “只是嘛,殿下要做的那一个快速海船却是接连失利,已经沉了两艘海船,现下是第三艘建造中,”

    张煌言有些惶恐道。

    朱慈烺倒是没有责备他们。

    盖伦船有实物对照,只要人手,钱粮足够,仿制起来相对容易。

    但是,飞剪船不过是他一个概念性的物件,根本么有实物对照,何况船头龙骨中空,怎么一个中空,比例多少,中空后,怎么和其他方向的船板构成支撑作用,弄好支撑船只和船只起浮两者的平衡,那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

    一切都是全新的摸索,就是把欧洲最好的船匠招来,让他们建造,想必他们也要懵逼。

    好在朱慈烺不急,这个不是主要的,有时间慢慢摸索。

    “无妨,此事可以徐徐图之,一定保证安全,到了海上倾覆才是最大的麻烦,”

    张煌言松了口气。

    朱慈烺站在了两千料海船的甲板上,三个主桅高耸,船头斜帆斜指向天,这船相当的霸气。

    朱慈烺能想象,如果火炮甲板重炮齐全,这艘战舰是如何狰狞。

    这才是他希望大明主力战舰。

    当然,这样战船还是太少了。

    吨位也还是小了些。

    ‘张煌言,这等战船如果扩大一倍,大沽船厂是否能建造出来,’

    朱慈烺问道。

    张煌言和张名振兴奋的对视了一眼,

    ‘回禀殿下,毫无问题,’

    张煌言如今也是造船的老手了,船厂工匠也算是造船的好手了,如果说建造新式的如同飞剪船的有点难了,大沽战船简单的扩大吨位还是毫无问题的。

    “那就好,从现下开始,建造三十艘一千料的大沽战船,三十艘两千料战船,十五艘四千料大沽战船,”

    既然稳妥了,那朱慈烺也就是放心大量产出了。

    他留下的三十万两造船银两不过消耗了数万两而已。

    还有很多结余,其实造船的银两不算多。

    一千料的战船造价不足一千两银子,两千料的战船不过两千两银子而已。

    舰炮都是熟铁制造,花费了不了大多银钱。

    这里最耗费钱粮的是人工成本。

    一艘四千料战船,要百多人操纵掌控,每人一月一两银子的粮饷,一艘就是两百多两银子,各种大沽战船百艘呢,只是军卒粮饷每月就是一万多两银子。

    一年呢。

    何况一百艘也不算多,按照大明海疆情形,最起码南方和北方该有两支舰队。

    想想造船和平日的开销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相对增加了一个开销极大的边镇。

    但是,朱慈烺知道,建立舰队一切都是值得的,否则当饿狼从南方扑来的时候,大明根本无从阻拦,难道让敌人从南向北沿着海岸线扫荡吗。

    那就太憋屈了,甚至因此定下城下之盟,那就太屈辱了。

    而且,舰队应用好了,那是可以生发的,比如郑芝龙,只有大明一些书生出身的蠢材阁臣才简单的以为舰队是消耗银两的废物。

    “臣下领命,”

    “张名振,兵员不足,继续招募吧,”

    “臣下遵命,”

    张名振和张煌言都是一脸的喜意,两人得偿所愿。

    现在他们终于看清了殿下建立强大的水师的意志。

    这样水师的地位一定会快速提升,他们不会被投闲放置,以往水师可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朝廷财赋紧张第一个裁撤的就是水师。

    要知道,十几年前,天津水师和登莱水师都是拥有过万军卒,数百艘战船的强大水师,现在天津水师复起,登莱水师身下不足百艘小船,简直就是苟延残喘。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