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母后临朝
    风婉儿在一旁见宓太后喝这么多蜜水,觉得她的消渴之症很可能是常年大量饮蜜催出来的,这消渴之症便是后世所说的糖尿病了。

    不过消渴症的病因繁多,她也不能确定是否是饮蜜的缘故,但这蜜水确实不能再用了,于是劝她不可再如此,“恐怕加重消渴之症。”

    宓太后嘴上干应着,心里不以为然,风婉儿见她这模样,正色警告:“娘娘若不戒了蜜水,多少汤药也是无用!”

    皇帝笑道:“母后且忌一忌口,其他供奉多矣,何必执着于蜜水一样?”

    那厢宓太后见风婉儿疾言厉色,心里也信了几分,只是她素来爱用甜润的食物,少了这一桩消遣,心里十分不痛快,便瞪着皇帝冷冷道:“皇帝若能常来探望哀家,比多少供奉都强!”

    皇帝惶恐道:“男大避母,儿子未得宣召,又不是节庆,不敢轻易登临凤阁,只得遣了梓童并妃嫔代朕致意,母后勿怪!”

    此话一落,下头的御史们立刻七嘴八舌的帮忙说话。

    有的说:“正是如此,太后到底不是生母,又与陛下年纪相仿,怎好时常拜见?”

    还有的道:“昔日夏姬与继子往来过密,果然弄出烝报丑闻,贻笑大方,陛下知礼仪廉耻,才敬而远之,太后怎如此计较?”

    烝报指的是娶父兄的妻妾,数百年前曾盛行一时,不过如今世人多以此为丑事了。

    一个新晋御史的角度最刁钻:“诸位大可放心,岂会有烝报丑闻呢?夏姬年过五十仍然容颜不衰,放荡妖娆,且看咱们太后如今慈眉善目,观之可亲,诸位多虑啦!”

    此言一出,不少人皆暗自憋笑,太后被奚落的满脸通红,转移话题,对风婉儿道:“既如此,这蜜水不饮也罢,你且速速写了方子来诊治哀家的眼疾和腿疾。”她又瞟了一眼皇帝,“不可怠慢!”

    风婉儿道:“用药则脉象改,先为太后开眼疾的方子,消渴的方子须眼疾好后再开。”

    宓太后也觉得有理,勉为其难的赞了一句“你这丫头倒是做事细心。”

    风婉儿笑而不语,这时,丁掌印带人抬了小桌,奉上纸笔。

    风婉儿正欲提笔书写。

    诸葛执出列,开口道:“太后身份贵重,臣请皇陵掌祭孔礼为此药方行物卜。”

    物卜是对事物进行占卜,乃是此间流行的一种占卜吉凶的方式。

    太后愣了一下,没想到他竟提出这要求。

    风婉儿也愣了,很快就反应过来:把孔礼拉进来,他背后之人必不敢在此事上做手脚,以免受牵连。

    如此,倒是正好。

    想到这里,她立刻放下笔,恭恭敬敬的道:“小女才疏学浅,不敢妄论吉凶,太后身份贵重,很该慎之又慎!”

    皇帝笑了笑,转头问宓太后:“母后以为如何?”

    宓太后听见孔礼的名字,就想起那日他说的“贵人是女子”的话儿,颇想再请孔礼来占卜一番,可又见是诸葛执提及,记着方才的口角,狐疑道:“衡郡王方才对哀家冷言冷语,怎的如今又嘘寒问暖起来?若不说明真情,哀家委实不敢应下。”

    诸葛执道:“风氏是臣门下谋士,又这般年轻,此事攸关太后性命安稳,所开药方若是有失,臣难逃失察之罪。”

    风婉儿也道:“若无物卜,小女亦不敢保证药效如何,太后三思!”

    宓太后脸上一阵红红白白,合着诸葛执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自作多情,我只是怕担干系而已,而那风婉儿竟说不占卜就不保证药效!

    风婉儿的话正触动了宓太后的惶恐心情:权势就在眼前,她不想死!

    她扭头看向皇帝:“宣那孔礼来卜上一卜也无妨。”

    皇帝笑眯眯的命人去召孔礼,“母后的话,朕自当百依百顺。”

    孔礼前来还需时间,文渊傲便提议继续早朝,“请太后与武贵妃回避。”

    武贵妃却不愿离去,道:“母后娘娘身子不适,方才已走了一趟,竟不必再走第二趟了,就在此处等待便可。”

    宓太后正好也想留下看看朝堂的风向,也就顺势抚着心口,一副虚弱的模样。

    文渊傲皱眉:“母后临朝,意欲何为?”

    武贵妃冷声道:“大人数次怠慢刁难太后,又是何居心?”

    文渊傲眉毛一挑,正要开骂,皇帝开口道:“罢了,母后想如何便如何罢,若是今后青史计较,都在朕一人身上。”

    韦檀宁臣跪地,高声称了一句“吾皇至纯至孝!”

    一片人跟着跪倒。

    文渊傲巍然不动:“臣请太后与武贵妃回避!”

    皇帝道:“爱卿且回列,议论国事要紧!”

    文渊傲怒道:“一个是牝鸡司晨,一个是掩袖工谗,臣,不屑侍奉女主!”说罢,竟不顾早朝还在继续,拂袖而去。

    众臣面面相觑,有几个胆子大的御史也跟着走了。

    宓太后脸上露出几分不自在,那曼陀女史更是大气不敢出,武贵妃神情依旧淡漠,仿佛那被骂做“掩袖工谗”的不是她。

    皇帝怒道:“这几人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众臣见皇帝发了怒,也就无人再提让太后回避之事,至于武贵妃,也无人愿意触霉头提及。

    风婉儿此时站在宓太后身旁,看着这一出剑拔弩张的场面,心中叹气:这还只是开始呢。

    不过眼下也没更好的法子,只得奉陪到底。

    她现在所在的位置,正好能将朝堂之事尽收眼底。

    众人又商议起稷下学宫招贤纳士之事,此事正是诸葛执负责,他出列陈词,条理清晰,十分令人信服。

    风婉儿还是头一次见诸葛执在朝堂之上的模样,简直挪不开眼,心里觉得我家主公实在太帅了。

    一旁的武贵妃见了风婉儿的神情,心中生出嗟叹。

    宛转蛾眉能几时啊......

    她想起那位死在深宫之中的族姐,那位同样被称之为“武贵妃”的女子,在深宫之中消磨了青春,也葬送了性命。

    她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