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4章 史诗人物与圣盾
    众人满怀期待的走出第一个石窟。

    白茫茫大地的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在暗室待了一段时间的他们,有些不适应的眯起眼睛。

    “你把钱给村民,让他们把刚才的饭菜一直热着,这儿离最近的城市都有几十公里,待会儿科考队肯定是要吃饭的。”

    小声吩咐传进众人耳朵,他们扭头看去。

    只见十几米外,阔孜巴依面前站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两人正说着话,似是察觉到目光,那女人转过头来。

    她面容漂亮,有着明显的混血模样,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双眼中的金橙色虹膜,一时间竟让陈朔等人竟有被猛兽盯上的错觉。

    而阔孜巴依见到众人走出,便笑着招手,同时喊道:“天色不早了,我在给你们准备晚上的饭菜。”

    众人连忙道完谢后,又转向第二个石窟。

    “金色眼眸……这倒是很罕见呐。”一边走,某位教授不禁道。

    这引发了话头,有几人讨论起人种、瞳色以及地域的关系,直到踏入第二个石窟方才止住。

    这儿的壁画同样十分残缺,并且更糟糕的是,颜色还掉得很厉害。

    冯教授观察片刻,出声道:“这石窟所用的颜料,比之前的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才会出现眼中的掉色现象。不过如果结合历史的话,这情况倒也正常。”

    “创作者明显属于大唐的人员,而随着当时吐蕃攻势加剧,安西都护府的处境也越发艰难,物资紧缺之下,降低壁画颜料这非必须开支,是合理的逻辑。”

    “这一点从石窟的开凿地点也能作证。”

    “玛扎伯哈石窟,并非历史的良好保存地点。因为,由于地质松散,就注定了这儿的壁画,无法像其他石窟一样保存很久。”

    “但同样的,也由于地质松散,在这儿开凿起来也更容易,成本更低。”

    众人点头之后,开始研究壁画内容。

    作画风格同之前一样,但画幅却变小了,如普通石窟147一样,老老实实用密集的画作,记录了当时某座绿洲之城的运作。

    比如自铸钱币以,维系维系和葱岭以西、回纥草原有限的跨国贸易;安排当地军民屯田和兴修水利;向当地村民每户摊派两只野兔做军粮;为屯兵堡垒输送马料和军粮等等。

    “这样的运作模式,应该记录的是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王城。这个站在台上的主事之人,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安西大都护、武威郡王郭昕。”

    某个教授道。

    “我赞同。”其余人道。

    他们继续往里走,一直到第二个拐角,几乎看了三分之二,却发现都是关于龟兹王城状况演变的记录,包括所经历的大大小小战役。

    正常来说,这些资料记载其实非常宝贵,对于研究唐朝安西四镇的发展和结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问题是,陈朔等人此行目的不在此。

    “这……后面不会全是这些把?”有人愕然的嘀咕道。

    陈朔和冯教授也不禁眉头略沉。

    刚才的壁画把期待值拉得太高,结果现在众人发现,最后的石窟记载的居然是这些内容,心里难免感到失望。

    “你再透露出些关于超凡的隐秘吧!哪怕是一点也好啊。”有人暗自祈祷着。

    前面石窟引起那么多疑问,可到了这儿,竟然不作解释就叙述起别的内容,如何不让他们心痒痒。

    或许是那人的祈祷发挥了作用,当众人转向最后一堵墙壁时,首先映入眼前的内容,便让他们神色一振。

    原来,那是一幅四联壁画。

    最初是一群穿着破破烂烂的人,排队踏入龟兹王城,接着,这群人中的某一个,指着远处的雪山,扭头朝城内官吏述说什么。

    再有,是雪山之上两方人马正在作战。

    一方由人类组成,为首者是宝相庄严的和尚,以及身材高大的吐蕃军官。后者持刀的右手掌心露出一角赤色线条,但那一角实在是太小,根本想象不出全貌。

    另一方则是众多人形轮廓、背上长着触手的妖魔。

    而最后一幅壁画,则是人类军队折损严重,一团金光从天而降,妖魔们惊慌逃跑。

    画作的内容直白到极致,根本不需要什么艺术历史功底,都能一目了然。

    “有一群人,不,看穿着应该是逃难者,他们来到龟兹王城,在官吏的询问下,说自己等人是从雪山逃难而来。”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有人类军队同雪山中的妖魔作战,军队伤亡惨重,最终一团金光从天而降。”

    “结局没有描述,应该是逃难者也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

    陈朔教授弯腰倾头,眼睛贴近壁画观察,一边试图寻找是否有隐藏的细节,一边述说着自己的理解。

    “又是一场妖魔与人类军队的战争。”旁边有位中年教授摇摇头:

    “我总觉得特别奇怪,怎么好像突然之间,这样的大隐秘就接二连三的冒出来。先是太室山,后是中镁洲遗迹,现在又是这玛扎伯哈石窟。”

    冯教授却是笑了笑,道:“这是你的逻辑错了。”

    “你想想,如果你不是事先知道,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超凡者和异界怪物,你看到这些壁画会怎么认为?还会觉得是大事件吗?”

    “西域石窟壁画本就是融着大量佛教元素,若是以前,我们看到这些,也只会当做普通的历史记录。因为像这样关于神仙妖魔的壁画,其他石窟多得是。”

    说到这儿,冯教授忽然一愣,随即猛地看向其他人,恍“然大悟般道:“对啊!其实莫高窟、或者其他龟兹石窟里,那些神佛妖魔壁画里,说不定也对应着真实的超凡事件。”

    “如果能将之全部解析,或许就能得到更多超凡在人类历史上的踪迹。”

    陈朔教授先是赞同般点头,随即又有些感慨:“我们有线索,碰到前面的壁画都这么懵,要真是无线索全解析一遍,简直是天大的工程。”

    “而且这工程还不只需要历史学家,同样需要大量民族文化研究者,以及宗教人士。”

    听到两人对话,远在江城、正在喝茶的唐佑差点没呛着。

    他可没有这么多精力,把世界各国历史、民俗以及神话,全部梳理一遍,再将圣盾嵌在其中。顶多摘取典型做下文章。

    听到陈朔所言,冯教授说起一事:

    “我听说,局里最近已经在邀请一些‘修行境界’高的宗教界人士,准备组成个小部门,既用来破解神话传说蕴含的信息,又研究‘意念’、‘魂魄’这些超物质的存在。”

    “毕竟,我们的武器的毁伤力,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面对一些奇异的异界怪物,根本毫无办法。”

    闻言,唐佑倒是眸光略闪。

    要真是如此,那这个部门恐怕很快就会派上用场了,毕竟,我让悟空在雪山中留给你们的事物,可是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就在这时,几乎贴着壁画找到眼睛发麻的陈朔,忽然眼睛睁大,颇为激动的道:“你们快过来,这壁画里面竟然藏着小字!”

    “谁给我个放大镜!”冯教授连忙道。

    旁人连忙从工具袋里找出放大镜递给他,后者接过,对着陈朔所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些褪色到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贞元十六年,流民自于阗西南而来,言近波斯,自谓雪域天柱、地底之国人士。”

    “其曰:内遭妖制,化作魔国,四出侵人,遂引吐蕃僧与官之讨。兵多死也,金光天降,妖魔惧走,众皆乘间去矣。”

    冯教授一字一句的念出声,说完,看向其他人道:“和刚才陈教授的解读基本一致,只是多了具体的方位和称呼。”

    他面上难掩喜色:“这就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大致的坐标!”

    陈朔听到此话,再往后看,发现这面墙壁虽有大半空余,但壁画却到此结束了。

    而想起此行目的,他不禁揉了揉额头,有些忧虑的开口道:

    “我们此行是为寻找吊坠之源而来,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了一些事,也多出许多疑惑,可唯独就是没有得到关于吊坠的信息。”

    “就目前看来,两者似乎毫无关联,我不知道吊坠为什么会在这附近被发现,但我们目前为唯一可以继续探究的线索,就是这所谓的‘魔国’。”

    “所以我们得转战阵地了。”

    “除此之外,我们目前还有四个疑问:青衣和尚是谁?吴斯年是谁?宝相庄严的和尚是谁?那吐蕃军官又是谁?”

    “你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这些恐怕都要落在诸位肩上了。”

    当陈朔说完,一直低头思索、目光变换的中年教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逐渐露出恍然大悟之中,又满是不可思议的震惊。

    他徐徐转过头来,直直的凝视着陈朔:“关于后两个,我恐怕知道是谁了。”

    所有人立时看来。

    “说实话,完全是‘魔国’这两个字点醒了我。”中年教授眼中震惊未消,朝众人解释道。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有东方《荷马史诗》之称的,我国民间传统文学《格萨尔王传》。其中格萨尔王最有名的功绩,就是镇伏食人的妖魔,摧毁了祸乱人间的魔国!”

    魔国!

    众人一时皆惊。

    半响,方才有个知道些许的教授忽觉不妥,出声问道:“可根据当前考证,格萨尔王不是大约生于西元1038年吗?”

    哪怕中年教授心头激切,听到这话也不禁一笑:“《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于公元五、六世纪,格萨尔王却生于1038年,你觉得可能吗?”

    “根据目前的主流推测,《格萨尔王传》的内容应该是个集合,就是把从古至今许多厉害人物的事迹,放到了一个名字上。也就是说,那些人都是不同年代的格萨尔王。”

    “而其中一个,曾作出了摧毁魔国的伟绩。关于这一点,我并非单凭‘魔国’二字进行猜测,而是还有这个人。”

    中年教授指向壁画上宝相庄严的和尚:“你们注意到了吗?这个和尚是有头发的!”

    众人定眼一看,果然如此,随即又看向他,等待下文。

    “在藏传佛教中,曾有一个堪称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叫做莲花生大士,为天竺高僧,也是藏传佛教的奠基者。其典型的外貌特征,就是蓄发蓄须,表示修行不着外相。”

    “西元783年,他应赤松德赞之邀,去到吐蕃弘法,西元805年离开。壁画文字的贞元十六年,就是西元800年,当时他还在泛吐蕃区域。”

    “而根据藏传佛经记载,莲花生大士曾同格萨尔王摧毁魔国!”

    “因这种种证据,我方才认为,这两人就是莲花生与格萨尔王。”中年教授斩钉截铁道,面上满是窥破真相的兴奋。

    看着周围众人逐渐凝起的眉头,他再度补上一记重锤:“这还没完!你们看格萨尔王右手,这露出的一角赤色轮廓像什么?”

    陈朔等人先是一愣,随即那轮廓的色泽和所处位置,终于让他们联想到某个无比熟悉的标志,眼睛亦是一点点睁大。

    而中年教授则直接喊出了他们的心声:

    “对!就是圣盾!”

    ……

    ps:大大们,我其实早就调整回来、能恢复三更了,不知道大大们还记不记得,我月初有两天其实是三更。

    后面之所以没继续,是因为我今年毕业,又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鉴定、毕业调研报告……一些列事扑面而来。

    我是真没偷懒,最近是一边磨这些,一边努力保持二更。学校的事总是这样,不难,但特别琐碎,特别消耗时间。可念了四年大学,最后总得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