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章 千年坚守,光中之影
    轩辕4762年,这是黄帝纪年!

    哪怕是在炎国古代,也很少会用这个纪年。因为一来,各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二来,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缺少足够的古籍,黄帝纪年的元年一直有所争议。

    黄帝纪年唯一的好处,就是有长久的连续性,不像年号会随着世俗皇帝更替而改变。

    这块石碑这么做,是因为这种性质,还是因为,最开一始的记录,就是使用的黄帝纪年?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心神一震。

    如果是后者,那说明这些记录,恐怕将一直延伸他们难以想象的久远年代!

    而“圣盾第24次修缮”这句话,几乎是明摆着告诉在场之人,有一个名为“圣盾”的古老组织,一直在岁月的角落,默默维护着这个地方。

    他们是谁?

    这是众人共同的疑问。

    至于神器……

    如果是在古代正经史书中,用到这个词,可以泛通“大宝”,一般是指王朝政权。

    但在这样一个明显具备某种超凡之力的场所,神器这个词……不禁让异常调查局之人心中,升起难以抑制的激一动!

    “各……各位,我能说一个事吗?关于这个成化十八年的。”有一个学生忽然弱弱的冒出一句话。

    其他人看向张教授,这是他的得意门生。

    “有什么发现就直说。”张教授道,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脾性,平日沉默寡言,但一开口,必然有所分量。

    那学生显然是偏内向的人,面对众人目光,有些紧张:

    “是这样的,我之前曾经到山下的中岳庙旅游,见过介绍建筑历史的广告栏,里面提到,成化十八年,中岳庙进行过重建。”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闻言,调查局之人看向几个教授。

    “成化十八年,那就是1482年,距今已经538年了。嗯……目前还不能判断,其他石碑上也有字,我们先一一看过去吧。”张教授道。

    他们是逆时针而走。

    第二块石碑也是楷书,但刻迹明显不同。

    袁教授直接把内容翻译了出一来:“正大五年,轩辕4508年,圣盾第23次修缮,神器无恙。”

    先前说话那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广告栏上记着,正大五年,中岳庙进行修缮,李子樗还为之作了《中岳庙记》。”

    这下,所有人都意识到,时间的对应,恐怕根本不是什么巧合,中岳庙和这里,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再往下一处。

    “淳熙十六年,轩辕4476年,圣盾第22次维护,神器无恙。”

    这里的用词变成了维护,显然,当时的石室,还没有到需要修缮的地步。

    不用那个学生回答,其他人早就打开手机,查询出了中岳庙的历史,果然,在南宋淳熙十六至十八年,中岳庙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再往一前。

    “北宋祥符六年,轩辕4293年……”

    “北宋乾德二年,轩辕……”

    间隔时间并不规律,但每一次,都能和历史上,中岳庙的重建、修缮、扩建对得上。

    到了这个地步,宋承安如何能没有动一作,他拿出手机,走到角落打了个电话,很快又回来,对郑文俊道:

    “你带人去下面等着,把中岳庙的道教负责人接上来。”

    多余的话他没有说,以郑文俊的智商,不用提醒,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疑似超凡传承者。

    “圣盾……”

    那边的几个老教授已经在反复琢磨这个词。

    “怎么听起一来像是像西幻小说里的组织。”某个学生嘀咕了一句。

    袁教授摇了摇头:“亏你还是学历史的,那你觉得‘上帝’是外国的吗?周朝的至高神灵昊天上帝,又叫上帝、皇天、天帝。”

    “当年西方传教士来到炎国,为了方便传教,便在炎国古代文化中,找到了‘上帝’这个词,用来翻译他们的至高神。”

    “结果现在好多人不明所以,还以为这个传统词汇、传统神灵,是外国的。”

    那说话的学生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张教授接过话头,道:“圣这个字,在我国古代,一直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圣贤,圣人,圣物。而盾,无论在那个地区的文化中,都代表这防御和守护。”

    “圣贤……守护。”其他人在默默咀嚼这两个词。

    先前被派出去对比星空的人回来,说道:“天文台那边用人工智能对比过了,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确实是今晚的星象。”

    没有人惊叹。

    经过之前一连串事物的冲击,他们对于袁教授的猜测,其实已经基本相信了,现在不过是实锤而已。

    琢磨归琢磨,关于碑文的阅览还在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众人完全经历了一场汉字演变的逆流,楷书、汉隶、小篆、然后是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中各式各样的文字。

    年代越来越久远,众人的心情越来越肃穆。

    到后一面,甚至出现了周朝的金文,殷商的甲骨文,乃至更早时期里,一众教授都已经看不懂的,与甲骨文相似,但又更偏向于表意符号的文字。

    所有已经解读出一来的石碑内容,除了时间不同,其余的内容完全相似,不是修缮就是维护,然后还有仿佛永恒不变的“神器无恙”。

    这是一场足足跨越数千年的坚守!

    在场之人默然无声,心中有一种无言的感动在激荡。

    圣盾……他们究竟秉持着怎样的信念,坚守这一切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众人的目光慢慢移至石中心,紫微星下,四个侧面均有台阶的石台上,那暗沉沉的黑色方体。

    或许,一切的答案都在那里。

    “几位教授,我们上去看看吧。”宋承安道。

    张教授点头。

    石台上面并不宽敞,所以只有几个教授和宋承安登上去。

    “整体为石质,形式古拙,本应该是棱角的地方,也做成了圆润过渡,而且上面的花纹……你们看像不像二里头遗址里的那些玉器?”

    “岂止是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这么说,这基本可以断定是夏朝时期的东西?”

    几个教授谈论之时,有人敲了敲,听其声音扭过头来道:“这石头是空的,看起一来像个罩子,真正的东西可能还在里面。”

    “但是太重了,需要用到器械。”

    于是,又把调查局的工程队召唤过来,小心的架设类似小型龙门吊一样的设备。

    效率很高,但也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

    随着工程师按下按钮,四根牵引绳顿时被拉得崩直,机器嗡嗡作响,但那黑色石罩却是纹丝不动,仿佛和整个石室连在了一起。

    ·· 0求鲜花····· ···

    但两者之间明明有细一微缝隙。

    耳畔回响着电机不堪重负的声音,眼见着钢绳负荷过大,几乎快要崩断,工程队的人连忙停下起重。

    “不知道为什么,拉不起一来。”负责人摇了摇头,满脸茫然。

    一众人再度检查石罩,确实没有粘连。

    这种诡异的状况让所有人都相视无声,在头顶原始星图的光芒照耀下,一个词语悄然浮现:

    超凡之力。

    宋承安面色看不出喜怒,但心里却在不断权衡。

    作为炎国目前唯一发现的,由古代流传下来的超凡物品,说什么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或许是了解超凡世界、被掩埋真相的重要途径。

    但如果采用切割这种暴力破解,先不说有没有效,更重要的是,会不会引起某种不好的后果?

    没多远处,郑文俊正带着一个中年道士——现任中岳庙方丈,走在通道中。石室已经隐隐在望。

    0  0

    而一直如处石室的唐佑抬起头,目光透过上方山石泥土的阻碍,看到了漫天恢弘古老的星斗。

    “时间到了。”

    他低沉自语,牵动布置在遗迹超凡物品中的灵力。

    整个太室山立时微微颤抖起一来。

    刚刚走到石室口的郑文俊一惊,以为地震再次来临,连忙扶住墙壁,顺便拉住旁边的道人。

    “小心!”

    而石室中的宋承安、教授等人,也是连忙稳住身形。

    就在这时,清脆的“喀嚓”之声响起。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注视之下,台上黑色石罩浮现出蛛网般的裂痕,温一暖的金色光芒,从一道道裂纹之中迸射而出。

    而无形的气浪也凭空而生,环扩而开,令所有人跄踉后退。

    裂痕越大,光芒越强。

    终于,数息之后,石罩便轰然崩解。

    郑文俊刚刚拉住道人,一抬起头,便看到璀璨的金色光芒扑面而来,淹没了所能见到的整个世界。

    夜色中的太室山上,金色辉光划过夜幕,将山峰笼罩其间,一时间神异非常,好似传说中的仙山福地降临人世。

    有些阳城市民还没睡着,发现窗外金光蒙蒙,下床一看,顷刻惊住。

    但还未等到其拿出打开相机拍摄,山上金辉便消散无踪,好似方才一切只是幻觉。

    而石室之内,人眼渐渐可以承受的光芒之中,一个两耳三足的大鼎之影,却是慢慢浮现而出……

    ……

    ps:投票的趋势基本很明显了,大大们大多都希望把系统名字改掉,好的,收到!但是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

    另外,大大们有空可以看一看作品相关,还有免费章节里的解释,评论区争吵就会少很多,我也想少挨点骂,嘤嘤嘤……

    争议大的地方都在询问大家意见,但写到现在这个地步,组织名字肯定是没法改了。

    好在系统改成“救世组织系统”后,很多大大认为的组织名称矛盾感也会好很多,应该就不用改了……

    有一些大大虽然一直在骂,但这也说明还是一直在看书,希望能看到这本书不好之处得到改进。所以感谢一路走来,大大们的宽容和支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