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三国时期,科学的种子。
    在刘云为自己突然被系统选中而震惊的时候,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贤站在他的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他。

    刘贤开口说道:“云公子,没想到你还真的几天之内修好一条渠道。”

    “你知道吗?现在零陵城里的老百姓都说你是神仙下凡,很多人说亲眼见到你用仙法开山破石,手指一戳,就变出一条沟渠来。”

    接着,他凑到刘云的耳边小声说道:“我们还抓了几个黄巾军的余孽,说你是死去的那张角转世。”

    听到这话,刘云大吃一惊。

    他没想到自己在这里做的这一些,也会被黄巾军所利用。

    东汉末年,乱世的起源便是那黄巾之乱。

    张角利用封建迷信,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举兵造反。

    虽然现在张角已经死了,大规模的黄巾军已经被消灭了。

    但是在各个州郡线还有一些黄巾军的余孽在活动。

    要是将他跟黄巾军拉扯在一起,那可就麻烦了。

    最主要是刘云前世作为科学工作者,十分反感这些封建迷信活动。

    也不想跟黄巾军那些神棍扯上关系。

    刘贤看到刘云一脸紧张,他笑了笑,说道:“放心,你可是刘表大人的亲侄子,正宗的汉室宗亲,怎么可能跟那些黄巾乱党扯上关系呢?那些人我们已经处理掉了,你放心好了。”

    刘云松一口气,给刘贤行了一礼。

    “多谢贤公子了。”

    刘贤拍了拍刘云的肩膀,说道:“咱俩谁跟谁啊,将来云公子你身居高位了,切莫忘了我便是。”

    没等刘云说话,刘贤说道:“走,我爹找来巫师,已经设立祭台,准备祭告上苍了,我去看看去。”

    刘云看到在河边不知道何时搭了一个祭台,上面摆了三牲的头,还有一个穿着一身黑袍脸上画得十分恐怖,头上戴着一顶鸡毛冠的人站在面前。

    这就是东汉末的祭祀典礼了。

    作为现代高级知识分子,刘云对这些封建仪式没有任何兴趣。

    工程做完了,他也该回去了。

    刚走出那些密密麻麻的围观人群,刘云意外的发现,在一旁的一颗大树下站着一群人。

    “刘先生,这里!”

    其中一人朝着刘云招手。

    刘云面带微笑地走了过去。

    这帮人站在树下的人,正是这几天跟在刘云身边工作的白鹿书院学子。

    这三天,他们几乎整天都混在一起,早就混熟了。

    再加上刘云一直都是随和的性子,这些学子对刘云越来越亲切了。

    刘云走到这些学子面前。

    “见过刘先生。”这些学子向刘云行了一礼。

    虽然是亲切,但是礼数不可废,这是扎根在这些古代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想法。

    刘云也习惯这个时代的繁文缛节。

    他看着这些还带着稚气的年轻面庞,问道:“他们都在准备祭祀,你们不去吗?”

    这些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笑容。

    黄亮开口道:“先生,这几天一直听你讲道,我们这些人都对这个祭祀之礼没兴趣。”

    “对啊,先生跟我们讲过,我们是站在一个大大的球上面,那些星星月亮太阳也都是大球,既然如此,那些神仙都是假的,我们干嘛要拜啊?”

    那个有些微胖的学子补充道。

    这学子叫张远。

    说完,张远皱了皱眉:“刘先生说那叫什么来着.....”

    “那叫科学。”

    一旁的黄亮补充道。

    “对,科学!”

    张远一拍手掌。

    刘云一脸微笑地看着这些年轻的学子,虽然他们都还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但是在这几天相处的时间里。

    刘云教会了他们寻找真理的方法。

    他等于将科学的种子播种在这些年轻的学子心中,至于将来会不会开花结果,就要看命运的安排了。

    至少,科学的种子是种下了。

    这个距离现代一千多年的战乱时代,有了一帮跟他一样信奉科学的年轻人。

    刘云对于称王称霸没什么兴趣,改变这个世界才是他想做的事情。

    刘云又跟这些学子聊了很多。

    很快,那边的祭祀也结束了。

    村民们拖家带口,兴高采烈的往自己家走回去。

    他们口中一直说着刚才的巫师有大神通,居然能够伸手下油锅,在油锅里洗手,手一点事都没有。

    还能够斩妖除魔,那巫师手中的木剑一剑刺进水里,让那碗水变成红色。

    看着这些意犹未尽的村民。

    刘云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还是任重道远。

    这个时候,他的身后响起一个声音。

    “先生。”

    刘云回头,看到黄亮站在他的身后。

    刘云看着他,问道:“有事?”

    “先生,我是专门来向你告别的。”

    黄亮脸上流露出不舍的神色,他这些时日跟在刘云身边学了许多书上没有的东西,无论是天文地理。

    这位云公子都知晓,虽然有些理论听起来大逆不道,但是仔细一想又十分有道理。

    所以他会如此不舍。

    刘云看了一眼,黄亮的身后背着一个行囊,不远处还有一辆马车。

    “你要走了吗?”

    “是的,先生,我要走了。”黄亮点点头。

    “为何?”

    “我本不是白鹿书院的学子,来白鹿书院是为了进他的藏书阁观看几本奇书,本来前两日便要走了,但是被太守征用,只能跟了过来。”

    “现在事情已了,恰巧家中有事,现在派车来接我,我也该回南阳了。”

    “你是南阳人?”刘云问道。

    “正是。”黄亮点点头。

    “嗯,家里有事就回去吧。”

    刘云对这个黄亮也是相当不舍。

    因为这个黄亮很聪明,很多知识,黄亮都能够一点就通。

    特别是如何治理国家这一块。

    刘云说一遍,黄亮就记住了,而且还能够就一些关键点提出十分尖锐的问题。

    但是黄亮毕竟是出生在东汉末年,受古代封建礼数学说熏陶了二十年的人。

    刘云说的大部分都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些治国理念,所以很多也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推行使用。

    不过黄亮的思维能力,还是让刘云十分惊叹。

    如果能够好好培养,应该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地方官员。

    至少刘云是这样觉得的。

    黄亮不知道刘云对他的评价,他脸上流露出不舍的神色,向刘云行了一礼:“先生,后会有期。”

    刘云深呼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以后还是会有机会见面的。”

    黄亮又行了一礼:“先生务必多保重。”

    “你也一样,在这个乱世好好活着,将来肯定有大前途的。”

    黄亮再行一礼:“先生,亮告辞了。”

    “嗯。”刘云点点头。

    他看着黄亮一步步走向马车那里。

    黄亮来到马车旁时,在上车前,他回头面朝再次向刘云行了一礼。

    他用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先生,请原谅亮的隐瞒。取名黄亮,因答应友人不能泄露身份,实属无奈之举,下次再相见,我诸葛亮一定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堂堂正正向您请安。”

    说完之后,他上了马车。

    刘云还沉浸在离别之中。

    此时的他不知道。

    来到三国之后,他不经意间多了一个超级牛叉的学生。

    ......

    (大家期待刘云与诸葛亮重逢吧,反正我觉得会挺有意思的。求鲜花求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