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众学子前立威!(一更,求收藏求鲜花)
    面对这帮学子的质疑。

    刘云微微一笑,说道:“我可以教你们知识,所以你们叫我先生。”

    “先生精通诸子百家?”那高瘦的学子问道。

    刘云摇摇头,说道:“不懂诸子百家。”

    他是工科的博士,不是文学考古博士。

    “那先生是精通音律书画?”另外一个学子问道。

    刘云又摇摇头:“这个也不懂。”

    “那先生是要教我们御射之术吗?”(注:指的是四书五经六艺中驾马车和射箭。)

    刘云继续摇头。

    “这些我也不懂。”

    那高瘦的学子冷眼看着刘云:“先生不学诸子,不通音律,不教御射之术,凭什么让我们叫你先生?”

    “对,你不值得我们称呼先生。”下面的学子纷纷议论道。

    刘云早知道这些学子会闹,自古以来知识分子都这样,骨子里有一种臭脾气。

    更别说现在是三国时期,读书人都傲气得很。

    他知道,自己不把这些学子搞服,接下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可以教你们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

    刘云说完,又补充一句:“至少是这个时代书上没有的。”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当然这个时代的书上没有。

    “那是什么啊?”

    下面几人异口同声问道。

    “我会教你们怎么种地。”

    刘云回答道。

    他的话刚说完,下面就有不少人笑了。

    即使不笑的人,脸上看刘云也有一些讥讽的神色。

    不过下面那个高瘦的学子十分淡定地看着刘云。

    这个学子不简单。

    自从他先出来挑事之后,就一直躲在后面观察刘云,看他怎么应对这些学子的提问。

    “你们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刘云问道。

    他见站在前面一个微胖的学子笑的声音最大。

    刘云便指着那学子问道:“你来说说,你笑什么?”

    那小胖子看着刘云,说道:“这位大人,我们白鹿学院的学子学的都是匡扶天下的学术,将来都要在这天下施展抱负的,种地这种事情当然是交给村夫去做。”

    “是啊,我们可是堂堂的书院学子,将来可是要举孝廉,要么成为一方官员,至少也可以入幕成为谋士辅佐主公。”

    他身边一个衣着十分得体的学子附和道。

    “对,我们可是学子,你居然说要教我们种地?”

    “实在是太可笑了。”

    这些学子几人都在嘲讽刘云,那些不开口的,应该也是这个意识。

    在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能读书识字,知识分子都十分宝贵。

    能够读书的,并且能够读到这个层次的,基本上都是书香门第,亦或者家世优越的门族。

    这些学子是从来不会去农田里的。

    更别说这白鹿书院的学子了。

    士农工商,这些学子都是奔着“士”去的。

    对社会地位更下一层的“农”当然是百般唾弃。

    在这些学子议论纷纷的时候。

    响起了一个声音。

    “哼,古人说得对啊,五谷不分的学子,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一句话一说出。

    所有人都朝刘云望过来。

    “你说什么…..你….你有辱斯文?”

    “斯文?”刘云冷哼一声,说道:“是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我以为你们都是白鹿书院的学子,大汉将来的栋梁之才,会为国为民考虑。可是我没想到,你们这等学子都会看不起这农桑之事。”

    刘云的话尖锐,带着攻击性。

    下面的学子当然不服啦。

    “我们要学的是治国安民之术,这农桑之术书中自有记载,回去看书便可,有什么好学的?”那个微胖的学子反驳道。

    “对啊,不就是农桑之术嘛,有什么好学的?”

    其他人附和道。

    “那好,既然你们读这么多书,我有几个问题问问你们,如果回答得好,我会派官车送你们回书院,并且本官亲自为你们牵马车,如何?”

    这些学子一听,立刻来精神了。

    这回答对了,能提前回书院。

    还能够由这个官牵马,一路招摇过市。

    那是何等荣耀威风。

    传出去,能够增加不少声望。

    一旦有了声望,还怕没人来聘请吗?

    这些学子一听,兴头上来了。

    “你问吧,尽管尽管问,当然…..别问书上没有的。”

    那个微胖的学子自告奋勇站出来,他抬头挺胸站在刘云面前。

    “你能告诉我,什么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那学子冷哼一声,笑了笑说道:“这还不简单?”

    “那你来说说。”刘云点名让那学子说。

    其他学子怂恿道:“快,快告诉他。”

    “这句话出自司马先生的《史记》,意思是老百姓的粮仓充足才会顾及到礼节,衣裳穿暖了,才会响起荣辱羞耻之心。”

    这学子回答道。

    刘云面带微笑:“好,那我再问你,《劝农桑诏》读过吗?”

    “当然读过吗?”那学子脸上一副骄傲的样子。

    “我八岁就读了。”

    那学子傲然道。

    “那能背几句吗?”

    “那还不简单,农,天下之本也….”

    刚背完第一句,这个学子突然停下来,脸色大变。

    刘云则是笑眯眯地看着他。

    “怎么不念下去了?农,天下之本也,仓禀实而知礼仪,这些都是书上记载的,你们天天背天天看的,可是谁会放在心里呢?”

    刘云看着周围的学子。

    “你八岁都读过的书,但是这书中的道理却一点都不懂,我看你这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那学子被刘云说得脸通红,不敢看刘云。

    其他人也都低下了头。

    “你们都想着去当官,去辅佐一代明主成就霸业。可是你们想想,没有农桑富足,何来的天下安定?咱们汉高祖何以立国,还不是巴蜀天府之国,物产富饶,才助得高祖皇帝一统天下吗?”

    “你们这些学子,不事农耕没关系,但是万万不能够轻视农耕。”

    “如果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有这种想法,又如何能够保境安民,养活一境百姓?”

    “自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想尽办法劝农,重视农桑,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吃饱穿暖,但是今天,农政之术到了你们口中,却成了登不了大堂的不雅之术。荒谬,简直是荒谬之极!”

    刘云最后的这句“荒谬之极”,几乎是用吼出来的。

    这一声音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看刘云了。

    只有那高高瘦瘦的学子,面无表情地站在后面,看着刘云,嘴角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分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