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城楼上,刘表问策(求收藏,求鲜花)
    一路上,刘云在马车里观察这路上的行人。

    他发现荆州城内十分繁华。

    小商贩行人随处可见,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刘表治理荆州果然了得。

    这种景象。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估计只有这里能够见得到。

    很快,荆州城到了。

    刘云来到城墙下面,看到有许多卫兵在站岗。

    其中一个披甲的将军迎上来,对刘云行了一个礼:“云公子,刘将军在上面,请您一个人上去。”

    刘云看了看这一条通向城楼上的阶梯。

    他一人往上走。

    来到城楼上时,发现城楼上没有人。

    一个穿着一身铠甲的将军站在城楼上,朝着远处眺望。

    从背影上看,此人是刘表无疑。

    刘表让自己来城楼要做什么呢?

    刘表没有心思想太多。

    他快步上前,来到那将军的身后,行了一礼:“伯父,侄儿刘云拜见伯父。”

    刘表没有回头,看着远处的风景,悠悠道:“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刘表怎么突然念起刘云前不久念的《岳阳楼记》。

    他回过头,用十分慈爱的目光看着刘云。

    刘表笑了笑,说道:“云儿,你这游记写得真是好,如果伯父不是俗务缠身,真的想跟云儿一起去你说的那一处楼阁,看看这波澜壮阔的景观。”

    刘云也笑了,柔声说道:“伯父胸怀天下,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在游玩上。”

    刘表叹一口气,说道:“云儿,你能够写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绝句,说明你长大了。”

    “你父亲早故,托我照顾你,我一直以为你成不了才,没想到……是伯父看走眼了。”

    刘表突然聊起家常,让刘云有些动容。

    因为他听得出来刘表的话情真意切。

    这位荆州之主,也是重情义之人。

    刘表转身看着荆州城,问身边的刘云:“云儿,你往这边看。”

    刘云顺着刘表目光所眺望的方向望去,看着荆州城里人来人往,生生不息。

    “你告诉伯父,你看到了什么?”

    刘云静静地看着偌大的荆州城里,人头攒动。

    闭上眼,仿佛耳边传来市井里喧嚣声。

    刘云面带微笑,享受着这种嘈杂。

    “伯父,我看到了天下苍生。”

    听到刘云的答案,刘表用一种十分惊讶的表情看着他。

    刘云不知道自己说错了,还是说对了。

    刘表会用这个眼神看着他。

    刘表叹一口气,继续问道:“那你对现在天下的形势有何看法呢?”

    刘云思索片刻,回答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再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奸臣多年乱政,致使汉室颓微,到今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天下群雄趁着这个机会割据一方,这些人想保汉室还是想逐鹿中原,就不得而知了。”

    刘表嘴里重复着刘云那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良久。

    刘云站在那里不说话,静静地站着。

    “云儿,伯父今天想问你,你有何良策匡扶汉室?”

    刘云目瞪口呆,刘表居然在这个时候问起这样的问题。

    难道想要在这城墙之上,要一个荆州版的“隆中对”不成?

    刘云知道历史,当然知道应该如何去匡扶汉室。

    只是,这汉室值得匡扶吗?

    刘云是来自现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接受过现代化的思想教育。

    从来就不相信封建王侯将相这一套。

    他可以跪自己的伯父,因为刘表教养他,相当于他半个父亲。

    他也可以跪郑夫子,因为名义上郑夫子是他的老师。

    但是他绝对不会跪皇帝。

    哪怕汉帝在他面前,他绝不会跪。

    他对汉室没有任何忠诚。

    对封建王侯将相,剥削人民的这一套没有任何好感。

    如果是换做其他穿越重生者,肯定现在乐呵呵的想着如何去开战,去杀戮,去统一三国。

    但是刘云,前世的刘济世,对战争和杀戮没有兴趣。

    刘云想了想,笑着回答道:“伯父,我只是一介书生,而立之年都没到,您就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刘表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但是言语中还是充满鼓励。

    “你今年二十五,想当年我二十五岁,因为参加太学生游行,如果不是被大将军看中,说不定你伯父还在哪里飘零呢。”

    “现在你也长大了,我想给你一些机会历练一下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刘云大喜,连忙道:“善,伯父,云儿愿意为伯父分忧。”

    “现在我手上有两个职位,一个是千夫长,掌军千人,练兵包围荆州,另外一个嘛,则是副农政官长,农政官是专门负责我们荆州境内的农桑,不知道你想做哪个?”

    刘云沉默了。

    一个是千夫长,就是当兵,以后成为一员将帅,主攻方向是军事。

    另外一个副农政官长,就是管理荆州内的农业的工作,主攻方向是内政。

    刘云想了一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伯父,侄儿愿意选择农政官。”

    听到刘云选了农政官,刘表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失望。

    但是刘云看得出来失望中,仿佛也在松一口气。

    刘云两世为人,大概猜测得出刘表为什么失望。

    刘表失望的是,军中又少了一个可以信可以用的人。

    松一口气则是,刘云去做了农政官,那么主管内政,在这个军阀割据,靠兵力说话的时代,至少不会对他那两个儿子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刘表还是看着刘云,问道:“云儿,你说说为什么要选择农政官。”

    为什么?

    不想掺和到打仗中呗。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人口减少了几千万人。

    据统计东汉中期,全国人口为6500万,但是到了三国初年人口只有2300万,锐减了三分二。

    如果换做是现代,这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

    换做电子游戏里,就是一组组数据而已。

    但是对于现在刘云,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字,也不是数据。

    他就是这一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

    这些死去的人就不是数字。

    而是尸横遍野散发的恶臭,血流成河的惨烈,还有一个个滚滚落下的人头堆积而成的尸山血海。

    刘云作为来自现代文明社会的人。

    他很清楚,他不想经历这种惨烈的场面。

    所以他选择当农政官。

    刘云决心以现代的技术,改善东汉末年的农业。

    他本来就是农科博士,重新选农科,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自己前世的知识。

    这样就算他死了,留下来的技术,可以影响到后世几百年的农业生产力。

    说不定还能获得个青史留名,何乐不为呢?

    “好吧,既然你选择了农政官,那么三天之后你就去农政官所那里报到吧。”

    刘表做出决定。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刘云便是与农田为伴。

    ..........

    (新书幼苗需要呵护,求收藏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