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未卜先知,上卿神了!
    各道信使传来的消息,就像是一道惊雷一样,炸响在太极殿中。

    尤其是对于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二而言,这样的消息,更无异于晴天霹雳!

    大唐一共有十道,如今竟然有八个道,都闹起了蝗灾!

    唯二没遭灾的,便是多山的岭南道与苦寒的陇右道。

    这两个地方,都不是大唐主要的粮食产区。

    这也就意味着,大唐主要的产量地,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大蝗灾,绝收了!

    对于大唐而言,这可谓是天大的噩耗!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民以食为天,暮春季节,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有百姓都寄希望于今年的风调雨顺,等着田苗抽穗,迎来丰收。

    结果田苗还没来得及抽穗,就被过境的蝗灾给尽数席卷一空,成为了赤地千里。

    要知道,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头,老百姓也多是勉强饿不死而已。

    更何况是今年注定会颗粒无收!

    不知有多少百姓会陷入饥荒绝望,这是要生大乱子的!

    一时之间,李二的脑海之中,只有史书上屡见不鲜的六个字在回荡:岁大饥,人相食!

    不!

    朕是要做一代明君的人,要让史书上对朕的评价,远迈秦皇汉武!

    在朕的治下,决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

    殿中太监将信使们的带来的奏报,捧到了李二的面前。

    李二匆匆的翻了一遍,发现各道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峻!

    而满朝臣子,此刻无论身份与阵营,也全都神情无比的凝重震撼。

    蝗灾一起,受损失的不只是农夫百姓,还有这些官员们家的田地!

    尤其是山东世族,他们在山东各道,经营数百年,占据了大量的土地。

    如今一场蝗灾,损失最大的,无疑还是这些人!

    最关键的是,就在几日之前,这些山东世族们,将所有多余的存粮陈米,全都按市价卖给了户部!

    存粮!

    一想到这一点,崔干的心中猛的一颤,紧接着一双眸子,死死地钉在了李长歌的身上!

    山东世族之所以把存粮都卖了,正是因为半月之前,李长歌下令户部将国库钱帛,尽数购买粮米,以备饥荒!

    当时所有人包括崔干,都觉得李长歌是受了崔干的激将法,出了昏招,不仅坑了自己,也坑了户部尚书王珪。

    所以山东世族自以为有利可图,都将多年的陈粮,以斗米十钱的价格,通过麾下的粮商,暗中卖给了户部。

    相比较夏秋季节粮食产下后斗米五钱的价格,世家以十钱卖出,已经是赚了一倍!

    然而此刻,崔干的心中,却无比的懊悔起来。

    因为灾荒一至,斗米百钱甚至千钱,都不过是寻常而已!

    世族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存粮,可以在荒年高价售出,百姓无钱可买,就只能卖田卖地,甚至卖儿卖女!

    世家就可以兼并人口与土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而现在,山东世族的手中,不但没有了存粮,就连今年的收成,都注定颗粒无收了!

    别说不能趁着这个时候兼并土地与人口,就连自家庞大的家族人口,都恐怕会缺米少粮了!

    这一刻,崔干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让他万万不愿意相信的想法。

    莫非是李长歌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会有蝗灾发生,所以才提前半月,令户部收购粮草!

    不仅仅是崔干,这一刻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都带着无比的惊疑与猜测,撒在了李长歌的身上。

    毕竟前脚李长歌还让户部收购粮草,后脚山东和关中各地,便几乎同时爆发了蝗灾。

    这也太过巧合了吧!

    “李上卿莫非早就知道,会有今日!”

    有人私底下带着万分的震撼,悄声开口。

    “这怎么可能?

    蝗灾发生之前,一点动向都没有,完全就是突然爆发的。

    即便是钦天监的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没有提前观测到,根据今年的气候和年景,也绝不像是会发生蝗灾的年头。

    他李长歌不过是区区一介竖子,怎么会未卜先知!”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从对李长歌的称呼,便可以看出他是山东世族之人,李长歌的对头。

    但是虽然他出口反对,但是睁大的眼睛和急促的呼吸,还是出卖了他!

    “崔相,如今山东各地,已经斗米百钱,尚且有价无市。

    敢问本上卿令户部以斗米十钱,收购商户手中粮食,有不妥之处么?

    若是本上卿不提前收粮,恐怕如今的天下各地,早已是奸商囤积居奇,趁机卖天价粮,鱼肉百姓了吧!”

    这一刻,从上朝以来一直未曾公开发言的李长歌,第一次开口了。

    也正是这一刻,包括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等人在内的所有人,都确定了一点。

    李长歌他之所以孤注一掷的让户部收粮,竟是早就有所预料!

    “未卜先知,这位上卿,真是神了!”

    这一刻,程咬金目瞪口呆,手中的笏板砸在了脚面上,都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