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章 封王的机会,距离干翻李二近了一步(9/10)
    曹操:“……”

    刘邦:“……”

    李承询:“……”

    尼玛,你李二还在真敢想。

    武德殿的皇帝们,一个个都恨不得马上把你给剥皮,生吞了。

    王莽:“朕也想跟李二面对面,煮酒论英雄,承询,你把他带过来吧。”

    秦始皇:“满足他,让他来,马上就来,朕亲自给他李二煮酒,跟他谈论古今英雄人物,朕保管他心满意足、高高兴兴。”

    杨广:“……”

    王莽:“……”

    李承询:“……”

    政哥啊,你怕是会直接一棒槌把李二给打死吧……

    御书房内。

    李承乾、李治、李祐他们,看着李承询和天子高谈阔论,心中有些羡慕。

    也很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这么和父皇随意交谈。

    房玄龄、魏征和杜如晦,则是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他们欣赏李承询坚持己见,敢于和天子争论的气魄。

    也欣赏李承询对于古今人物、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份才华和眼光,太难得了!

    李世民沉默片刻,神色忽然变得严肃:“谈论古今英雄,就到此打住吧,朕,跟你们说说正事。”

    李承询顿时有些好奇。

    李泰、李承乾他们,也不由竖起了耳朵。

    李世民斟酌一下,说道:“今年天公不作美,陇右道、河东道、山南道,数十州都有大旱,数百万的百姓都已经受灾。

    如果再不救济,今年,我大唐就会增加几百万吃不上饭的百姓,他们会被活活饿死。

    所以朕,打算赈灾,救济此三道几十州的百姓。”

    顿了顿,李世民又道:“这次赈灾,除了朝廷出面,我大唐的文武百官,也会以个人名义,对灾区进行捐赠。

    五天前,朝中文武百官也都表态了,每个人愿意出多少钱,他们都已经说好了,朕也让人记录了下来。

    但文武百官,也只是报捐了而已,钱还没送到国库。

    这件事,想必你们也都听说过了。

    今天开始,就是文武百官该交钱的时候了。

    所以,朕打算让你们九个孩子,去找文武百官认捐,把他们捐赠的钱款给落实了。”

    “……”

    李泰、李祐、李恪他们顿时精神一振。

    他们都很清楚,这可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找百官落实捐款,看似简单,实则情况复杂。

    文武百官,如今有很多派系,有些都和皇子往来甚密。

    身为皇子,这个时候去落实捐款,就是证明个人能力,证明个人颜面的机会。

    谁落实的捐款多,从某些方面来看,就证明朝中官吏最看好谁,和谁关系最好。

    沉默片刻,李世民继续说道:“当初报捐的时候,很多人报的数,都是虚高,太夸张了。

    比如你们的好舅舅,长孙尚书,他当时就说自己要捐十万贯。

    但他那么穷,哪来的十万贯?报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有面子一点。

    像他这样为了让自己有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多。

    所以你们几个,找文武百官落实钱款的时候,也不必让他们按照当初报的数交钱。

    依照他们的个人财力,尽量多交点就好。”

    长孙无忌:“……”

    陛下,我还在这呢,能不能当着孩子们的面,给我留点面子???

    片刻。

    李世民继续说道:“这次找文武百官认捐,你们表现的好,朕也有奖赏。

    没有封王的,表现好了,朕会给他封王。

    已经封王的,朕就给他进封。

    太子和治儿表现好的话,朕赏赐其它。”

    此话一出,除了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其他皇子都不由心中振奋。

    李承询也有些心动了。

    他很清楚,封王也是很有讲究的。

    在大唐,皇子封王,都是封的一字王,以古代的国名为王号。

    国名基本上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国名,一般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就目前的大唐皇子中,只有李治一人,获得了最尊贵的封号——晋王。

    接下来的封号档次,就是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这些。

    像四皇子李泰的魏王封号,就要弱于李治的晋王封号。

    再下一档次的封号,就是以春秋各国以后的国名为王号,例如汉王、蜀王之类的。

    像八皇子李贞的汉王封号,就比李泰的魏王封号弱一点。

    所以,除了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其他皇子都希望自己能够进封,获得齐王,或者楚王的封号。

    至于剩下那个秦王,他们是不敢想的。

    毕竟李世民以前就是秦王。

    看着直播的皇帝们,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刘邦:“承询,封王的机会来了,封王以后,你就可以参与夺嫡了,我们离干翻李二,总算是近了一步。”

    朱元璋:“这次找文武百官认捐,我们都要多花点心思了,既然要给承询封王,那就拿最好的齐王、或者楚王封号。”

    秦始皇:“怎么不是秦王?秦王才是最好的,你懂不懂?”

    朱元璋:“李二这厮,以前就是秦王。”

    秦始皇:“管他以前是什么玩意,总之,必须把秦王这个封号给弄到手。”

    曹操:“……”

    李承询:“……”

    刘邦:“政哥霸气!”

    秦始皇:“霸气你麻麻,贱货,就知道拍马屁。”

    刘邦:“……”

    御书房内。

    其中比较有实力的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都相视一眼。

    两人默契的点了点头,决定把齐王、楚王的封号给拿下。

    他们除了想自己进封,主要也想阻挡李承询的路。

    他们都很清楚,一旦被李承询拿到齐王、或者楚王封号,那一旦夺嫡,绝对会多出一大批大臣看好李承询。

    所以,必须阻断最强劲对手的路!

    至于秦王封号,他们不敢想,也决定李承询不可能获得,毕竟那个封号有些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