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九章 罗福的喜悦,蔡夫人的想法(求收藏!鲜花!)
    “蔡公!此地不宜久留!打扫完战场,您就先随我们回阴馆城吧?”

    顾瑜这时开口邀请道。

    “也好!”

    蔡邕看了看四周,自己的护卫已经死伤的只剩下5人,心中悲呛不已,当即点了点头,对顾瑜交代道:“还请帮忙将我那些护卫们的遗体收拾一下,在这附近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葬吧!”

    “到时候我亲自立碑刻字!以表他们的忠勇!”

    说到这,他又叹了口气:“哎!都是我害了他们!只能事后给与他们家人补偿了!”

    要不怎么说蔡邕是老好人呢!

    这些话和行为,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做得到的。

    “我们替战死的兄弟们,多谢蔡公!”

    幸存的五名护卫当即拜谢道。

    ........

    接下来,顾瑜命人快速打扫战场,将所有的尸骸埋好,以免留着,以后会出现瘟疫。

    又将蔡邕那些战死的护卫们,挑选了峡谷入口处的一处上坡,葬下。

    立了一块石碑。

    然后提供工具给蔡邕,让他刻下了碑文,祭奠了一番,商队才出发,往阴馆城赶去。

    .........

    一天后,

    这处峡谷再次迎来了一波死士。

    这些死士在这边探查了一番之后,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此时,罗轩他们已经回到了阴馆城。

    并且,蔡邕一家也在罗轩家安顿了下来。

    .......

    “这次带回来的羊毛,福伯你要安排羊毛工坊那边近况制作成毛衣、毛裤、以及羊毛被...等等商品;”

    “现在已经是深秋,冬季即将来临,我们要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多积累一些货物!”

    “现在,每月也要卖出不少!扩大些工坊的规模,增加人手吧!”

    安顿好蔡邕一家之后,罗轩就招来了罗福,将这次交易与合作的经过都跟罗福简单的说了一遍,接着,又吩咐道。

    “喏!”

    罗福点头领命,当即就安排家仆将羊毛运往工坊仓库,同时一脸笑意的看着罗轩道:“听说公子拜了蔡公为师?”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有了蔡公弟子这个名分,以后公子在仕途上将会好走很多!”

    “想必,老爷和夫人如果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吧?”

    说到这,罗福一脸的激动。

    他是真的没想自家到公子出去一趟,居然还带回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可是蔡邕啊!

    连他这种老仆都听说过他的大名。

    罗轩听了,微微一笑道:“这话私下里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切不可再提,以免蔡师得知后,觉得我用心不纯!”

    “是!老奴谨记!”

    福伯连忙拱了拱手应下。

    自己这样说确实不妥。

    还是公子稳重啊!

    ........

    两天后,罗轩和顾项真是拜在蔡邕门下。

    当天,阴馆县令、县尉以及附近不少士族都派人过来了!

    甚至,还有些人特地带了族中优秀的子弟过来,想要拜蔡邕为师。

    只是,蔡邕没有应下,这次只收了罗轩和顾项。

    让不少人好一阵羡慕嫉妒和惋惜。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轩的时间安排没有太大的改变。

    仍旧是早上和下午修炼,而上午则和顾项一起接受蔡邕的教导,学习识字、经学、书法、乃至琴艺....等等。

    顾项且不提。

    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确实没有让蔡邕意外。

    这确实是个庸才。

    倒是顾项的武道天赋让蔡邕满意,他准备以后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卢植,想要将顾项和罗轩推荐到卢植门下学习武道、兵法。

    当然,不是现在!

    目前,两人有罗勇和顾瑜教导武道就足够了!

    倒是罗轩在文学、书法、以及琴艺方面的天赋着实令蔡邕惊叹。

    “这孩子,真的是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而且,进步速度神速啊!这次真的收了个好弟子!”

    私下里,蔡邕这么跟自己夫人赞道。

    蔡夫人听了,微微一笑道:“那夫君可要好好教导轩儿这孩子!”

    “他可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而且,这孩子孝顺,什么事情都帮我们处理的妥妥帖帖的,还很照顾我们的情绪,让我们不会有任何一点的不舒服。”

    “这点极为难得!”

    自己养个儿子都未必有罗轩这么好。

    “谁说不是呢?”

    蔡邕也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遇到这孩子,是我们一生的幸运!可能是上天可怜我们一家的遭遇吧!”

    “不过,这孩子的身世也挺令人心疼的!父母亲、祖父母,乃至两个亲叔叔居然都因为一年多前那场败仗夺去了生命。想来,对他的打击挺大的!”

    “他现在还能乐观向上,甚至有中兴罗家的举动,已经难能可贵了!我还没见到过比他更优秀的孩子!”

    “他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我该尽全力的帮他!”

    这一刻,蔡邕也坚定了全力成就罗轩的心。

    蔡夫人听到这里,心念一动,低头看了看怀中才刚刚满一岁的蔡琰,对蔡邕说道:“既然夫君如此看好他,他又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不如,我能将琰儿许配给他,我们两家,未来成秦晋之好,夫君你觉得如何?”

    ......

    PS:新书上传,求支持!求收藏!求鲜花!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