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当然昭希惶也不希望昭若恤离开,昭若恤的战功已经很大了,不论朝中还是民间,威望都很高,早就远远的超过昭希惶。若是这回再让他领兵攻取了洛阳,就不可能再压得住他。就算他暂时没有废帝上位的想法,下面的人也有顶着他上。毕竟昭希惶的功绩与昭若恤比起来,差的太多太多。
所以昭希惶一直把昭若恤按在京城,只要不是他亲自领兵,就算打下了中原大地,功劳也是他昭希惶的,不是儿子昭若恤的,这样自己的权柄就可以抓的牢固一些。虽然将来多半是要传位给这个儿子,但是权力这东西谁想提前放出去?
昭若恤则是想继续积攒功劳,平粤灭吴之功,最多够他用十年,十年之后,不论百姓还是官员都已安定,吴粤完全成了楚国地盘,谁还会记得平粤灭吴之功。昭若恤需要更大、更多的功劳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否则等着兄弟长大,自己的地位不一定会那么稳固。
原本昭若恤对北伐信心十足,就算不能打下中原大地,占领徐州及荆襄道还是有可能,之后再徐图中原。可是丁思瑾一死,不得不先把朝中局势控制住。一旦这时候离开,等回来之后整个中书省将都是他父皇的人,再想伸手进去就难了。好在之前已经把高郁推进了中书省,他将是最有希望接任中书令之人。从能力来说,高郁接任肯定没有问题。但是他资历不够,六七年前还是个六品小官,才几年时间就升任宰相,肯定有很多人不服。
不过他的优势也很明显,国库有钱了、粮仓有粮了、生活富裕了,这就是高郁带来的改变。想起来,昭若恤还真是佩服柳霏霏,出征前就把高郁推进中书省。不管他能不能接任尚书令,至少他在尚书省有一席之地,就能手握一部分权力。真不知道柳霏霏是不是未卜先知,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柳霏霏肯定知道自己没有未卜先知能力,只是这件事太过巧合,弄的她自己都有些恍惚。若是高郁真的成了尚书令,她在外打仗就更加安心,至少粮草肯定不用愁。就算仓中没有粮,高郁也能像变戏法似的变出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而且高郁接任,昭若恤就可以安心,两路夹击洛阳的策略就能执行。这可是谋划了很久的事情,否则当初一得知宋燕玮在峡州组建了军队,长沙这边就不遗余力的支持,为得不就是能以此为跳板,进可攻洛阳、长安,退可攻荆襄道。
想到这里,柳霏霏心头又是一阵火气。宋燕玮也算是为朝廷立了大功,居然还是被当成筹码。即便嫁的也是柳霏霏给她选中人,但是这种感觉让人很生气。
柳霏霏道“丁相不死,朝廷保持平衡,殿下可以离开。如今丁相不在,有些不安分的势力又会抬头,殿下不可能这时候离开京城。即使高郁能成功接任中书令,但是根基尚不稳,殿下也不敢走。至少接下来一两年内,殿下要留在京城稳定局势。这样也好,攘外必先安内,只有京城安定了,我们在外才能随心所欲。”
这是柳霏霏的家书,写的多是家长里短,丁思瑾过世的事只是一笔带过,也就没有必要主动给昭若恤写信言及此事。柳霏霏知道这么大的事昭若恤不可能瞒着她,过不了多久信使就会到了。
不出所料,当天晚些时候昭若恤的信使就到了,只比柳家的家信慢了两个时辰。柳霏霏很快就写好了回信,大概意思是让昭若恤安心坐镇京城,战争的事情有她在,不必担心之类的话。至于是否要扶高郁上位,柳霏霏没有提,这并不是她需要考虑的事情,自然不用说。说得多了,反而会引起昭若恤的猜疑。
第二天一早,昭若恤的信使离开军营,柳霏霏下令把前营推进两里,这样与晋军的军寨差距就只有五里。当日无事,两边没有大动作,只是各自的斥候你来我往,打探着彼此的消息。
第三日,柳霏霏又推进两里,距晋军仅三里。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距离,算起来离敌营太近,若是营寨尚未建好敌军发动进攻,有可能会一败涂地。帐下将领有些不解,却不多问,也不劝诫,都毫不犹豫的执行,只有何永胜带来的两千多武平军有些闲言碎语。
武胜军自建立至今,大小战役数十次,从无败绩,所有将士对柳霏霏的崇拜达到狂热的程度。而且柳霏霏违反兵法的军令太多了,已经见怪不怪,只要是她的军令,没有一人质疑。相对来说武平军的将士对柳霏霏了解相对较少,才会有很多疑问。
柳霏霏很清楚将士的不解,解释道“晋军的主帅叫邬尽夫,是晋王赵存忻帐下的五虎将之一,以沉稳著称。赵存忻让他来阻击我们,目的只是为了阻止我们援救赵存勖,不是要一战击败我们,邬尽夫不会主动进攻。既然邬尽夫心思沉稳,看到我们这么做,必然以为有诡计,更不会出兵,所以各位可以安然前进。”
柳霏霏虽然这么说,也不敢全军同时前行。先是先锋进到两里地时列阵,之后一万人在先锋身后扎营。待营盘基本扎稳后,余下的士兵才全部跟上。
对于楚军的动作,晋军的确没有主动出击,但是营中还是可以看到队伍的调动,显然是防止楚军发起突然攻击。毕竟两军只隔了三里,即使步行很快就能达到。若是半夜进攻,从敌人出营就得知,到进攻营寨时,自己的士兵有可能还没有准备妥当。两军相距很近,又是平原地带,站在稍微高点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对方的动作。
休息了两日,柳霏霏没有在上不对推进。真要再进,就可能直接打起来。这几日中,林业带领五千人在曲河上游修筑大坝,阻断了河水,使得晋军粮草无法通过水路送达。邬尽夫不得不派人走陆路运粮,昭若恤每日都会带骑兵四处巡视,见到晋军的粮队就骚扰。若是对手太多就想办法烧粮,若是人少就击败运回,也可以为朝廷省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