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陆小凤也是蔫坏蔫坏的(求收藏)
    几天后,两条消息从七侠镇放出,传遍了江湖。

    第一条,叶长秋一战封神,证明了他宗师境的修为,一剑灭杀真苦,更是剑道无双,极有可能是个宗师上品,或巅峰。

    第二条就绝了。

    他们说叶长秋之所以能赢,是用了卑鄙手段,他的真实本领其实不高,最多一流下品,甚至很可能是二流。

    静心禅师落败,是因为他突然走火入魔。

    真苦和尚败了,是叶长秋提前给真苦和尚下了毒。

    甚至连邀月,怜星,师妃暄,绾绾几个被抓,也被这群人渲染成是叶长秋用了卑鄙手段。

    而且叶长秋还大放厥词,说武林群雄都不过如此,都是一群跳梁小丑云云。

    谁敢来七侠镇犯事,有一个抓一个!

    不得不说,放出第二条消息的人,实在太坏了……

    一时间,两个消息同时传出,江湖人还真的无法断定真假。

    不少人还是比较倾向第二条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第二条才比较符合逻辑。

    至于叶长秋,他是对第二条消息拍手称快,乐不可支的。

    这么好的办法,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当天,他就请放出第二条消息的那帮人大吃了一顿,以此表达谢意。

    这帮人得到叶长秋的鼓励,撒谎撒的更欢了。

    ……………………

    同样高兴的,还有佛门。

    斗法之前,佛门就说过,如果叶长秋赢了,佛门不再追究。

    他们就算再不要脸,说出的话,也不好违背,毕竟当时有那么多人看着呢。

    要是违反诺言,佛门的脸面今后也就不用要了。

    但比斗输了,他们又实在不甘心!

    现在好了,第二条消息一出,佛门可高兴坏了。

    不是我佛门没本事,是叶长秋这小子太卑鄙啊!

    佛门的颜面,得以保存。

    甚至不少佛门中人,都信了第二条消息,大肆宣扬叶长秋卑鄙无耻。

    ……………………

    紧接着,江湖上传来静心禅师疯了,四处宣扬佛教害人的消息。

    这一点,更加证实了第二条消息的真实性。

    静心禅师,的确是在比斗时走火入魔了!

    但有些人还是不信的,决定问一问当时在场观战,名声名望都比较响亮的陆小凤,陆大侠!

    陆小凤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很不厚道的说:“大战时我去晚了,等我赶到的时候,静心禅师已经疯了,确实有点像走火入魔。”

    这小子也是蔫坏蔫坏的…….

    还有些人去问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受陆小凤拜托,不说出那天的真相。

    但他本人又不会说谎,很聪明的选择了不回答…..

    于是乎,江湖炸了!

    不少人咬牙切齿,打算抽个时间,去七侠镇教训教训那个卑鄙无耻的捕快,叶长秋!

    ……………………………

    同样被两条消息搞懵逼的,还有九州朝廷。

    一个宗师高手,对于朝廷来说,其作用不下于一支五万大军,甚至更高!

    七侠镇到底是不是出了一个宗师,对朝廷来说至关重要!

    朝堂上,文武百官就这件事,展开激烈的探讨。

    “陛下,那叶长秋杀了佛门高僧,理应重罚!”一名尚书站出来说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陛下不可!”

    铁胆神侯站出来说道:“陛下,一名宗师高手的分量,不可小觑!王大人之言,祸国殃民,罪不容恕,请陛下斩了此寮!”

    “朱无视,那叶长秋是不是宗师高手,还无法论断呢!”王尚书当即不服气的说道。

    曹正淳说道:“正因无法论断,才要先确认,再决断。王尚书急着处罚叶长秋,实在不智!”

    两个宗师站出来说话,就算皇帝也不得不重视了。

    “依神候和曹公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曹正淳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陛下可派人带着旨意去七侠镇,试探叶长秋修为。”

    “他若不是宗师高手,派出去的钦差就直接回来,不处罚,不奖励。”

    “如果确认是宗师,那就嘉奖叶长秋。”

    “宗师高手,按惯例当有封地,叶长秋想入京为官,就封官加爵,再给一片封地。”

    “他若不想入京,就把七侠镇封给他,日后朝廷有事,想来叶长秋也不会拒绝。”

    朱无视难得的认同曹正淳,说道:“曹公公所言极是,至于这去七侠镇发旨的人,臣建议从护龙山庄挑选。”

    曹正淳一听,当即说道:“东厂高手如云,还是从东厂派个人去吧。”

    两个老狐狸,谁都想争当发旨之人。

    说白了,就是都想趁这个机会,拉拢叶长秋!

    如果他不是宗师,对自己没什么损失。

    如果是,那自己就亮出第二道旨意,获取他的好感,随后趁机拉拢。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铁胆神侯,着你在护龙山庄选一名大内密探,带着朕的旨意去七侠镇,依方才所议而行。”

    “王绍云,你身为礼部尚书,行事如此不智,险些害了朝廷,罚俸半年,降职为礼部郎中。”

    “退朝!”

    ………………………..

    (求收藏,鲜花,评价,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