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九章 李二释然,父女和解!【3/6,求鲜花评价!】
    长安县衙门口。

    人山人海,嘈杂四起。

    有人都抻着脖子往里看。

    “怎么了?怎么了?长安县衙又有什么大案子了吗?”

    “听说是一个穷小子,把一个富商的一幅字给弄坏了。”

    “切!我当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一幅字吗?”

    “呵呵!听说那可是王羲之的真迹,你觉得不是大事吗?”

    “你说什么?王羲之的真迹!?”

    “哟!那这穷小子可就麻烦了。”

    县衙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

    个个都成了大内密探!

    比还未升堂的秦牧知道的都清楚。

    长安县衙所在的街道。

    不远处。

    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打着饱嗝,无所事事的在街上闲逛。

    不时的,还会引来一些人的侧目。

    “他娘的,那个什么神秘少年到底在什么地方?长安城都快被老子挖地三尺了,怎么连鬼影子都不见?”

    走在最前面的大汉,一脸怨念的吐槽着。

    这货不是别人,正是宿国公程咬金。

    跟在他身后的,便是自己的几个老伙计。

    尉迟敬德、段志玄、牛进达、秦叔宝、李绩。

    这几人也是愁眉不展。

    甚至连李绩,如今也没有了往日的云淡风轻。

    “某也不知道。这个神秘少年就好像是凭空消失一样,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也不一定。”

    “也可能,陛下只不过是忽悠我们。他认识的那个神秘人,并不是一个少年。可能我们的方向早就已经错了。”

    李绩愁眉紧锁的分析道。

    “狗头军师说的在理啊。俺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咱们的手下全都派出来了,就差长安城挨家挨户的搜查了。就算是没有消息,怎么说也应该有点蛛丝马迹啊。”

    秦叔宝点点头,非常同意李绩的话。

    他觉得这样找下去,或许真的已经没有意义了。

    “嗯?前面是在干什么?”

    就在这时,程咬金忽然停了下来。

    看着长安县衙门口围得人山人海,顿时来了兴趣。

    他这货不爱别的,就爱热闹!

    哪里有热闹,他就往哪凑。

    山大王嘛!

    最喜欢热热闹闹,兄弟满堂。

    “这好像是长安县衙。”

    李绩眯着眼睛,看了看长安县衙,说道:“听说最近长安县衙来了一个新县令,年轻有为,刚正不阿,判了好几起大案子,深得圣上赏识啊。”

    “哦?是吗?我不信,我要去看看。”

    听到李绩的话,程咬金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一溜烟的就跑了过去。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等人也都纷纷的跟了过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看看热闹也无妨。

    县衙大堂。

    一身绯红官袍的秦牧。

    气势威严。

    堂下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微胖的中年男子,穿着绫罗绸缎,极为华丽。

    看上去就是个有钱人。

    此时的他,正在气冲冲的看着旁边的一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简陋的长衫。

    愁眉不展。

    此时县衙大堂后侧的屏风外面。

    李二带着长乐也凑过来看热闹。

    父女二人早已和好如初。

    “父皇,我夫君办案子可厉害了。不信的话,你等一会儿就明白了。”

    长乐满心欢喜的看着坐在正堂上的心上人。

    语气中的得意和骄傲难以掩饰。

    “切!朕还能不知道吗?之前你被关进大牢的那一日,朕就在下面看着呢。”

    李二撇了撇嘴,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这也正常。

    看着威风凛凛的秦牧,李二就一肚子的气。

    本以为自己棋高一着。

    瞒着帝王的身份,可以和秦牧结成布衣之交。

    可谁想到。

    到了最后。

    自己才是被骗的最惨的那一个。

    真是造化弄人啊!

    “父皇,原来你当时在啊?”

    听到这话,长乐瞪大了眼睛。

    漆黑的眸子里面满是惊讶。

    “不错。”

    “不过你也不要怪父皇,当时那个情况,朕也不可能为了你破坏大唐的法制。”

    李二点点头,表情有些内疚。

    自己虽是大唐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可也绝不是能轻易妄为的。

    很多事情。

    李二都是身不由己。

    “嘻嘻!”

    “父皇,女儿怎么会怪你呢?女儿感谢你都来不及呢。”

    “若不是你的话,女儿又怎么会遇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长乐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

    灿若桃花。

    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么开心,李二的心里也有些舒缓了。

    罢了!

    若是能让长乐开心,嫁给秦牧也无妨啊。

    “啪!”

    在父女二人说悄悄话的时候,忽然一道惊堂木的声音响起。

    衙门内外顿时鸦雀无声。

    “堂下何人?为何击鼓鸣冤?”

    秦牧面无表情,目光深邃。

    “大人,小人王富贵,乃是京城的古玩商人。前两日,小人在洛阳城花了一万两银子,收到一副王羲之的真迹,兴冲冲的回到长安。”

    “结果在路上的时候,被这个混蛋撞倒了,我那王羲之的真迹也掉到了湖里,彻底毁了。小人还请大人做主,定要还小人一个公道啊。”

    王富贵不停的作揖弯腰。

    “嘶!这幅字竟然值一万两银子?假的吧?”

    “谁知道呢?看那个富商满嘴流油,肯定不是个好人,这副字肯定是假的。”

    “就是,什么字能值一万两银子?”

    在县衙外面的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大家都被那幅字的价值震惊到了。

    一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大唐时期。

    就算是在最繁华的长安城居住。

    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开销,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十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足以让一个三口之家一辈子吃喝不愁。

    县衙大堂内。

    秦牧默默点点头,眼眸看着那位年轻后生问道:“王富贵所说可属实?”

    “在下无话可说,只是在下一不小心闯下大祸,甘愿赔钱。”

    年轻后生表情冷静,也并没有辩解什么。

    供认不讳!

    “赔?”

    “你能赔得起吗?”

    “你知道这幅字是老子花了多少心血,才弄到手的吗?”

    “不要说现在你给我一万两银子,就算是十万两银子,老子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王富贵凶狠的看着眼前的后生,一副奸商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