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少民来人【新书上传、求数据】
    日子一点一滴地过去,一个月地时间转瞬而过,在这个月的时间里,朱伯沐把能修建的建筑统统修建,就连通往山下官道的路都弄了一条五米宽的土路,方便了不少居住在附近山里的少民。

    这些少民得了道路的恩惠,多多少少会让人拜访朱伯沐,并且有意打探朱伯沐的口风,问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对此朱伯沐都是打哈,说自己从四川南下的,因为四川和湖南的老虎太多,过的不安生,经常有一个村庄的人被老虎吃光,所以才南下云南。

    朱伯沐这句话倒不假,经过了明末的灾荒、以及张献忠、清军等人的肆虐,哪怕经过了三藩之乱后二十多年的休整,但是整个巴蜀之地的人口也不过四五十万罢了。

    这还算好的、没有人口迁移前,例如康熙二十四年,整个四川人口才9万7千多人。

    试想一下、偌大的一个巴蜀之地只有不到十万人,那么类似老虎这些动物不猖狂才奇怪。

    巴蜀和湖广的虎患直到21世纪都还被人拿出来当故事说,可见真实情况到底有多惨烈。

    所以当少民们一听到朱伯沐形容的虎患后,纷纷胆战心惊,不敢相信上百只老虎围攻县城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不过在说这些故事的时候,朱伯沐也能从这些少民之中看少不少听到清军二字时的仇恨。

    这倒也怪不得他们,原本以为走了一个明王朝日子能更好,谁曾想又来了一个更狠的角色。

    如果说明朝的官员顶多就是贪钱,那么清朝的官员不仅贪钱,还要践踏你的尊严,这是少民们无法忍耐的。

    所以在清朝的历史上,可以说造反二字贯穿全文,而少民更是可以说三年一反的程度,只不过规模时大时小罢了。

    少民的到访,可以说给朱伯沐打了一针强心剂,总的来说、清朝不得人心的记忆还没有消退,自己反清复明还是有些期许的。

    不过比起反清复明,朱伯沐得先应付脚下的突发状况才行。

    “我是江那里黑苗的头人杨木波,叫你们村的头人出来答话!”

    三米高的木墙下,一个骑着滇西矮马的黑苗头人对着城头的两个农民放声,他的身后还有十个拿着苗刀的黑苗汉子,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多出头的摸样,但是四肢颇为强壮,看得出来是帮子好手。

    面对杨木波的放声,站在木墙上的沐勇皱眉的转身望向还在沉思的朱伯沐:“主公、江那里不是什么很强的里,我们不用理他们。”

    沐勇的话不无道理,尽管开化府是一府之地,但是他的人口不过区区四五万,旗下更是分成永平里、乐农里、安南里、王弄里、江娜里、逢春里、东安里七个里、还有安平厅这个开化府的治所。

    江那里是一厅七里里面最弱的一个里,人口不过两千多人,军队也才百来号人,自己一行加上农民一共有三百人,根本不用管杨木波。

    不过这只是沐勇的看法,不代表朱伯沐的看法。

    在朱伯沐看来、杨木波既然敢只带十个人来见自己,多半不是和自己为敌,而是有事情才来和自己聊的。

    想着、他就开口道:“等会我兑换三队人出来,你和李道去军营把他们领过来,压一压杨木波的气势。”

    “遵命!”听到朱伯沐愿意兑换军队了,苦于没有仗打的沐勇高兴坏了,立马下了木墙,去找监督农民的李道去了。

    趁着这个机会、朱伯沐也看了看自己的资源和兑换士兵所需要的资源。

    【势力资源:金811两、粮食1571石、木料107石、石料152石】

    金和粮食增长的很快,金主要是被狩猎来动物的皮兑换而来的,而粮食虽然田地里还没出产,但是动物和野果都可以换成粮食。

    石料因为还没有出现要用的时候,所以一直在积攒,就是不多,木料是基础建筑的大户,基本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

    看完了资源,朱伯沐又望向了步卒军营、弓手作坊和骑兵马厩的兑换列表。

    【步卒军营:可兑换西南长枪兵10人需要资源10金】

    【弓手作坊:可兑换西南猎弓手10人、需要资源20金】

    【骑兵马厩:可兑换西南探马10人、需要资源50金、粮食10石】

    “嘶……”看完了兑换内容的朱伯沐不禁觉得牙疼,他没想到士兵这么贵,尤其是探马需要50金和10石粮食,这简直就是抢钱。

    要知道10石粮食足够100人吃十天了,在这里却只能兑换一个人,不是抢钱是什么?

    可惜肉疼归肉疼,临到头来还得兑换,不然总不能把三百个还在砍树的人给弄来充场面吧。

    一想到自己身后站着三百个拿着斧头的农民,朱伯沐眼角就一阵抽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斧头帮帮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