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犯我大明之天威者,虽远,必诛!(第三更)
    时间流逝。

    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

    如若说谁的名字,被大明百姓提起的次数最多,那无疑是太子殿下朱厚照。

    以七万虎贲,击败鞑靼三十万骑兵。

    活捉达延汗。

    北征塞外,杀掠草原。

    而就在这几日。

    大同边关又有奏章进京。

    说太子殿下居然在塞外发现了铜矿。

    而且还是露天铜矿。

    戈壁滩边上,满是那绿油油长满铜臭的铜矿石。

    据刘瑾带去的勘探工匠查明,这处露天铜矿的储量,可能比大明境内任何一处铜矿的储量都要丰沃。

    听到这个消息的弘治皇上和众位朝臣们,满面惊诧。

    直到此刻,众人方才知晓,太子殿下驻兵狼山以北的缘由。

    居然是因为铜矿!

    朝堂之上的弘治皇上,一脸惊诧,看着手中的奏章,震惊的不能自己。

    和弘治皇上一般模样的,还有前来呈送奏章的刘健等三位阁老。

    刘健站于最前,神情激动,一脸喜悦的拱手贺喜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廷已经有多年没有勘探到新铜矿了,太子殿下此行塞外,居然找到这般巨大规模的铜矿,这是朝廷之喜,朝廷之福啊!”

    刘健话音刚落,一旁的两位阁老,也不落于人后: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之后,外无蛮夷扰边,内有铜矿充盈国库,再现太宗万邦来朝之盛景,指日可待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铜矿出,国库足,盛世现啊!”

    弘治皇上原本震惊的神情,在听到这番话语之后,顿时一滞,目光转向三位阁老,幽幽的说道。

    “三位阁老,你们高兴的太早了吧?

    那塞外的牛羊,也算是此战所得,但诸位可曾见太子交于国库?

    你们还想打这铜矿的主意?

    呵呵……”

    几位阁老面容顿时一僵,原本喜悦的神情,瞬间呆滞在了当场。

    面面相觑之后,三位阁老惊恐的发现。

    好像陛下说的才是事实!

    意识到这一点的三位阁老,神情顿时变得无比苦涩起来。

    刘健皱眉沉吟片刻,迈步上前,还想试图挽回一番,道:

    “陛下,那也不能一点不给啊!

    最起码这士卒将士,还是朝廷在发着军饷、俸禄。

    太子殿下那边,怎么也不能一毛不拔吧?”

    “就是就是,一点不给总也说不过去啊!”

    “太子殿下若是不给,大不了将那些士卒调回就是!”

    此刻的三位阁老,根本没有了阁老的模样,仿若市井泼妇一般,对着弘治皇上开始讲起条件来。

    可是弘治皇上对此也是一脸无奈。

    看着殿下冲自己讲条件的三位阁老,轻声的说道。

    “三位爱卿,此事你们和太子商议就成,不用管朕。

    至于撤回那些兵丁的话语,诸位爱卿还是不要讲了。

    朕听东厂奏报,太子已经从塞外开始踏上归程了,你们若是将新宁伯那些兵马调回的话,估计正和他意。

    所以此话,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

    三位阁老听到弘治皇上所言,面带苦涩,一脸无奈。

    ……

    塞外草原。

    朱厚照带领着虎贲军,在草原上掀起一阵狂风暴雨之后。

    杀戮终于进入到了尾声。

    最后面的几天里,朱厚照将虎贲军白天全部四散出去,也未曾再寻到一处鞑靼的部落。

    七万虎贲军,终于将草原上的鞑靼族群,吞噬殆尽。

    站于北面边疆的朱厚照,看着身后一览无遗的草原,凭此一役,朱厚照就将大明的边境,向北推进了数千公里。

    要不是弹药消耗太大,库存所剩无几,朱厚照说什么也要再向北探索一番。

    临行返程之前,朱厚照立于北疆边境,回身望着刚刚打下的这片疆土,得意之余,另吩咐手下,开山破石,雕刻界碑立于此处,碑文曰:

    ‘大明界碑。

    此碑以南,皆为大明国土。

    尔等外邦,不可冒进。

    尔等若仰慕大明之文明,可虔心来朝,大明必以客待之;

    若心怀歹意,窥视我大明国土,大明必寸土不让,胆敢跳梁者,虽强必戮,鞑靼灭族,即为明例。

    另警告诸邦,敢犯我大明之天威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后裔,虽远,必诛!

    弘治十八年,大明太子朱厚照立碑于此,明告天地,此处为我大明国土。’

    界碑一立。

    虎贲军群雄激荡,高举燧发枪,声震四野!

    “犯我大明之天威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后裔,虽远,必诛!”

    “犯我大明之天威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后裔,虽远,必诛!”

    “犯我大明之天威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后裔,虽远,必诛!”

    ……

    朱厚照站于界碑面前,听着身后虎贲军的呼啸,披风无风自动,冷冽目光,扫视寰宇。

    自此之后,北方草原,将再无鞑靼一族,率土之滨,尽皆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