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八章 选择(第五更,跪求鲜花评价一切)
    3A级的作品,现在以陈旭的能力还有点差的远。

    没钱、没人,想要做3A级的游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这个世界有游戏编辑器,但那样量级的游戏也不是一两个人搞定的。

    而小成本制作的话,同样也需要细细选择。

    例如《三国杀》、《泡泡堂》这一类以多人体验为主的休闲游戏,陈旭现在压根没考虑过。

    为什么?

    不是游戏制作有多么困难。

    实际上这种小成本的游戏,还真的很适合他。

    但关键他没有这个用户基础,也没有那个投放能力。

    想要做起来,那就只能够靠其他游戏厂商,例如大比例分成给人家厂商。

    但自己做个游戏,人家吃肉自己啃骨头。

    这特么多憋屈?

    不妥协?

    这一类的游戏出来之后,人家大厂作用玩家用户资源,分分钟给你高仿一个。

    然后你人就没了。

    因为多人游戏,最重要的就是用户基数了。

    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打,那实在是有点铁头娃了。

    不过在陈旭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游戏圈子里面则是因为《传说之下》彻底的爆炸了。

    各种数据爆发式的增长,尽管本身《传说之下》并不是一款付费游戏,为了能够尽快的成为游戏设计师,陈旭将这款游戏作为免费给玩家提供的。

    但同样在游戏里面,还是有认证的。

    而每一名玩家认证需要支付5元,这5元则是会反馈给游戏制作者,并且中途平台没有任何的抽成。

    一周左右的时间,普通的玩家没有多少感觉,但游戏从业者还有游戏设计师则是被这款游戏给震惊到了。

    玩家认证数已经达到10万了,而且还在不停的增长中。

    要知道这是一款免费游戏,所有认证的玩家都属于是自发的行为。

    而且按照《传说之下》这个势头,一个月下来超过20万的玩家认证也不是不可能达到。

    这意味着这款没有任何收费点的游戏,陈旭仅仅靠玩家自发的支持,就能够赚到近百万的利润?

    尽管作为一款单机内容的游戏,后续肯定是没有额外的收入了,但这也足够的夸张了。

    不过对于外界的这些反应,陈旭心里面倒是没有太大的波动。

    数据分析的倒是没有问题,按照陈旭的估算一个月下来的话,百万销量的收入其实也并不差了。

    但关键就是这并不是可持续收入,而且本身《传说之下》为了早期更多的吸引流量,采用的是免费。

    全靠玩家愿意不愿意支持他而已。

    这就导致后续的收入,肯定会一落千丈,尤其是等到《传说之下》的热度过去。

    这一点陈旭看的十分清楚。

    所以《传说之下》更多的是带给了自己名,而非利。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趁着这个名还处于高峰的状态,尽快的推出下一款游戏然后将名转化为利。

    寝室里面,现在就陈旭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面,陈旭正翻着一些出名的游戏论坛还有热帖。

    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的游戏,还有玩家的一个情况。

    稍微的看了看,陈旭也发现了一些点。

    那就是很多种类的游戏,都是大有可图。

    但同样一些能够带来大量利润的类型,现在他还碰不得。

    例如MOBA游戏。

    可以说MOBA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游戏类型了。

    而且这个世界目前也没有MOBA的雏形,但跟之前说到的《泡泡堂》《三国杀》这一类游戏一样。

    没有足够的推广费用,还有用户池,贸然推出的结果,且不说市场上的玩家能不能适应MOBA这种全新类型的玩法。

    就算适应了,那也不是大火爆火,而是给了其他一些厂商做嫁衣。

    因为本身游戏类型,从开发上并没有太大的难点。

    而目前陈旭的资金跟资源,推出这种以多人对战为主的游戏。

    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个那就是愿意接受人家大厂的收编,人家吃肉他喝汤。

    另外一个就是被人盯上推出同类的游戏,但别人的资本比他强,能够快速的将名气打出去。

    随后产生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将自己的市场份额完全瓜分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