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 蔡琰的不同看法(跪求鲜花评价票!)
    董洛在朝堂上说要兵伐韩遂、马腾,一下朝,消息马上就传了出去。

    但是却传不出长安城、

    封锁依旧没有解除。

    就在董洛休息于掖庭宫时。

    朝堂的消息也传到蔡府之内,自董卓死后,就赋闲在家的蔡邕长长一叹。

    他也以为董洛又想算计长安士族什么了。

    “昭姬,真苦了你了,先是遇到卫家这等,后又要委身董洛这好色之徒。”

    特别是董洛诛杀了近百家士族,还有那晚李儒满身狠厉与血腥的样子,有些吓到蔡邕了。

    蔡琰正在认真地看着书,听见了蔡邕的话,微微一笑。

    “爹,女儿不苦。”

    蔡邕再叹,“昭姬,你也不用安慰为父。”

    蔡琰闻言,将手上的书简放下,“爹,女儿是说真的,你不信的话,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问。”

    “爹,董相国真的残暴吗?”

    蔡邕面有惧色,“灭了那么多士族大臣,还不残暴吗?”

    蔡琰摇摇头,“爹,那归根到底还是朝政斗争,董相国,对百姓并不残暴,一接任便免税三年。”

    “说句大不敬的,爹,如果上次是董相国败了,那被灭满门的就是他,还有您,您在董卓死后,可是表达过自己的哀伤的。”

    “王司徒等人原先被压的有多狠,掌权后清算就有多严重。”

    “这...”蔡邕听后,有些迟疑起来,“可董洛一介好色之徒...”

    蔡邕才情绝世,学识惊人,但是政治能力不大行。

    夸张一点说,如果李傕郭汜等董卓旧将的政治能力是负,那蔡邕就是一。

    蔡琰抿嘴,“爹,女儿再问,董相国真的好色吗?”

    “不好色吗?”蔡邕反而比蔡琰还奇怪,“他这个称号,估计要传到青州那么远了。”

    “爹,以讹传讹而已。”蔡琰微微摇头,“名为好色之徒,但是他府上有几个女眷?有搜刮女子填充其府吗?没有,就一个王允义女,据闻还没纳入房中。”

    “这...”蔡邕一想,顿觉如此。

    好像是被传的称呼。

    “您再想想,董相国继任后,恶名昭彰的西凉士卒,又变了多少?”

    是了,西凉兵现在几乎看不到骚扰百姓的事情,如果有,廷尉刘伯温处理起来也丝毫不手软。

    至于董洛其人,敢于用人,施政得当,让原先被董卓弄的一日三惊,惶恐不安的关中迅速稳定下来。

    就连这次长安之乱,百姓们也没很快就镇定下来了。

    想着想着,蔡邕的脸色忽然古怪了一些。

    “昭姬,听你的意思,你对董洛,似乎挺满意?你好像也没和他见过啊。”

    蔡琰脸色微微一红,低了低头,“女儿...是挺满意的。”

    他虽没见过我,我却在街上悄悄看过他。

    英武不凡,完全没有别人所传的所谓穷凶极恶。

    蔡邕一见蔡琰这个样子,顿时愕然起来。

    ......

    下午申时。

    在掖庭待了近三个时辰的董洛终于出来了。

    回到相国府中,立即召集众人。

    左边分别是宇文成都、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张辽、高顺、张绣等武将。

    右边是李儒、刘基、荀攸、贾诩四个文臣。

    看着自己这套文武班子,董洛内心欣慰起来。

    “姑丈,粮草兵器问题可妥善?”

    李儒起身,“相国放心,绝无失误。”

    “张辽、高顺。”董洛转头看向两人,“你们二人掌军如何看?”

    张辽、高顺立即站起。

    “禀相国,末将麾下四万将士,随时可战!”

    张辽说完,高顺有些惭愧。

    “相国恕罪,陷阵营至今还不满三千之数,只有两千余人,可战者目前只有一千五百人。”

    董洛闻言一愣,“为何?可是兵器甲胄打造被人拖延?”

    “不是。”高顺摇摇头,“末将选兵条件较为苛刻。”

    “那就慢慢来吧。”

    “谢相国!”高顺松了一口气。

    董洛询问完毕后。

    “此次出战,宇文成都、郭汜、张济、张绣,张辽随军,高顺为我护卫,贾诩为我军师,其余之人镇守长安,各司其职。”

    “今夜出发!”

    “喏!”

    “李儒、李傕留下!”

    等其他人离开,董洛笑了笑,看着李傕,“李叔好像有所不满?”

    李傕连忙一礼,“绝对不敢,只是末将凡有战,鲜有缺席,更何况末将还领着三千精锐飞熊军。。”

    董洛走过来。

    “李叔,正是因为你是老相国信任之人,也因为你领着三千飞熊军,我留长安给你镇守,才能真正放心离开啊!”

    “否则,我必定时时担忧后方,无法专心前线。”

    李傕一听,顿时感动,“原来如此。是我多想了。”

    李儒在一边微笑着,内心暗暗称赞,子如御下之术更见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