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六章 未来的人皇
    就如同一个公司六个人的工资未必是完全一样,圣人能调动天道的力量也不完全一样。

    那么怎么判断圣人能调动多少天道力量呢?

    就是气运了。

    天地间的气运假设是十,那么这里面先天至宝是固定占据一部分的,圣人也是每位圣人固定占据一部分气运。

    剩下的气运就是被洪荒万灵共同均分,这也是为何圣人要立教的原因。

    谁占据的洪荒气运更多,谁就能获得更强的天道权柄。

    先天至宝不过是蕴含一道完成的大道,而天道则是蕴含四十九道完整的大道。

    诸圣随着鸿钧的合道,遁去其一被道祖补全后,天道之中大道不在外显。

    领悟天道中的四十九条大道是越来越困难了,而且这四十九条大道不向先天至宝一样,是井然有序的,颇有些杂乱无章,毕竟这四十九条大道共同组成了天道。

    现在众圣凭借圣人果位悟道,有些盲人摸象的意思,根本无法看清天道的全貌。

    气运这个时候的用处也体现出来了,如果说女娲这次的计划真的成功了,她所占据的气运绝对恐怖的惊人,到时候天道的全貌的一半都要展现在女娲娘娘的面前。

    都是混元大罗金仙,女娲娘娘如果能掌握完整的四十九条大道,那么不必说她自然是众圣第一。

    这也是为什么众圣要争夺天地气运的一个关键,气运对于众圣来说就是硬通货。

    女娲娘娘本就享受圣人气运,又被妖族供奉,又是人祖,其实她是不缺气运的。

    不过道理就跟没人会嫌弃钱多一样,女娲娘娘一是为了振兴妖族,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气运。

    天人分治势在必行。

    .......

    建木拜别了人皇女娲后,明白了前所未有的大世已经来了。

    女娲娘娘已经下界成了人皇了,妖族会不会趁机复兴呢?

    人族成为天地主角是天道的大势所趋,但是天道之下,大势不可改,小事可逆。

    妖族大兴肯定是不可能,但是妖族肯定会改善很大的状况。

    那么后土坐得住吗?

    巫妖本就是死敌,建木不信后土会无动于衷。

    看来原本的计划是行不通了。

    不过也无所谓,建木已经有了别的计划了。

    不管是女娲也罢,还是伏羲也好,她们都是人皇,大兴的主体也还是人族。

    妖族最多只是和女娲族一样辅助一下人族罢了,主角还是人族罢了。

    既然有炎黄之争,那么在多个伏羲与神农之争又有何不可呢?

    巫族只要化为如今妖族于人族地位即可,新的人皇已经出现,伏羲却是不能赖在人皇的位置上不走。

    三皇五帝乃是人族大兴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只是到第二皇便已经停滞,诸圣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神农若是起兵占据天时,圣人自然会派弟子相助,又有巫族相助,得到人和,何况伏羲一方也未必有地利。

    虽然这样做会沾染因果,但是建木觉得可以一试,比起得罪后土,他情愿沾染些因果。

    .......

    人族在人皇女娲的带领下走向繁荣,解决了食物的问题后,人族的人口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

    当解决完人族自身生存的困难后,又有新的麻烦产生。

    由于洪荒天庭被毁,而道祖身边童子昊天所建的天庭人手有限,不能很好的管理风、雨、雷、电、等力量,使得各种灾害不断,使人族经常遭受各种各样的灾难,造成很大的损失,使得许多族人无故受灾。

    女娲却是每天都听到有地方汇报那些风、雨、雷、电等灾害,而且灾害一来,人族总是无法逃避,经常是十室九空,死伤不其数。

    于是女娲娘娘当年准备的第二招开始了,女娲娘娘为何要找后土娘娘聊地祇之事,就是为了解决自然灾害的问题。

    这一套和后世昊天所用的很像,从一开始山川城市都是无人管理,或者是由人管理。

    到后来都是由天庭管理。

    河流里有水神也就是龙王负责管理江河湖海的生灵和财富,哪怕是一口水井都有龙王的岗位设置;

    每一座山,就一定有山神来管理飞禽走兽和矿藏林木;

    每一方土地,就有土地神负责保护土地上的物产和居民;

    每一座城池,就有城隍,城隍手下有判官,掌管生死簿,负责管辖区域人类的生死祸福,记载他们在阳世的善恶言行。可谓考虑周到,全面细致,无微不至。

    女娲娘娘只不过把这些香火神,换成了自然神所化的地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