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复周礼,实井田(求收藏,求鲜花!)
    “可是呢?全国工匠,一年的努力,就给咱弄了个这么破玩意,它能干什么?它能让北患胡虏载歌载舞吗?”

    “他不能。”

    “想办法,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这东西弄出来。”

    朱元璋似乎已经着魔了,真正的着魔了。

    一刻钟一千发弹丸,挨到就死,磕到就伤,冷兵器大兵团作战的明初时期,这东西的威慑力。

    一口重型机枪架在长城关墙上,十个人扛弹药,两个人无限输出,那真的是来多少死多少,根本没有侥幸的可能。

    如果北疆不用驻守大军,解决云贵土司,也就相对简单多了。

    朱标道:“这根本不可能,父皇,工匠们能研制出来这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以我们现在的技术。”

    “想要弄出来那忤逆子异想天开的东西,根本不可能的。”

    朱标还是非常不相信,充满了不信任,这玩意?真的能搞出来吗?

    朱元璋道:“那你就错了,人不逼一下,是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的,火器制造局集合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

    “他们已经有了头绪,按照描述,他们制造出来的新式火器,和燧发枪非常相似,明日早些时候,你过去试一下。”

    朱元璋说罢,起身向着一旁走去,背着手道:“如果能把燧发枪列装大明军队,咱一定要让草原的人瞧瞧,什么是报复!”

    北元亡国了。

    没错,北元皇帝被草原人杀了,然后草原分裂了。

    但这和朱元璋有屁关系,他前半生几乎是受尽了屈辱,在异族的统治下,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创伤,不可言喻。

    如果真的在他有生之年,将燧发枪列装军队,说不定这个老爷子,还有力气御驾亲征呢。

    至于说,同是中央集权的古代王朝,为什么明廷异常努力,甚至是狂热的创新火器,仿制火器。

    而后世的清廷,对其讳莫如深,闭口不谈。

    一个华夏族出身的皇帝,他统治的民族,数量最多的就是他的同族人,作为所有华夏族人的皇帝,他当然不会害怕自己的族人会怎么样。

    至于后者,那就不必言说了,火器研究出来,就是用来打后者的祖宗的。

    ......

    东宫。

    朱允炆双手挺着下颚,一脸迷茫的看着天空,脑海中回荡着那句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话。

    洪武二十三年,二月初三。

    朱允炆赶往乾清宫,给老爷子请安。

    那天他是带着目的去的,他认为,自己学了那么多东西,圣人经典,倒背如流,儒家的治世之道。

    甚至朱允炆一直在以太孙的身份,要求着自己,效仿尧舜,成为一代明君,让老爷子也知道,大哥死了,他还活着。

    在他的心里,朱雄英出海两年未归,海上全是怪兽,指定是葬身鱼腹了。

    嗯,他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祈祷,希望的。

    只是他那天在伺候老爷子批阅奏疏的时候,老爷子无意间问了一句道:“允炆啊,若是给你一座县城,境内子民十万,老弱妇孺皆算在内,你要怎么治理这座县城。”

    朱允炆倒也精明,回问了一句道:“爷爷,那我是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不用理会朝廷吗?”

    “这是自然,你先说说,你打算如何治理这些百姓。”朱元璋不乏考校的意味。

    因为他从朱雄英的练兵实录中所写的削藩计划中,看到了朱雄英要将天下藩王都封到海外的事情。

    最初见到这一条的时候,朱元璋暴怒如雷,如果朱雄英在身边,估计免不了棒子炖肉了。

    但随着他对三册练兵实录的解读,感念颇深,亦是从中找到了许多朝廷弊端,老爷子心里也在计算着。

    朱允炆回答道:“孙儿会效仿先贤,复周礼,实井田!”

    闻言,朱元璋脸色瞬间黑了下来,上下牙齿打颤,一双虎目盯着朱允炆。

    那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杀人从来不会眨一下的眼睛,就这么盯着朱允炆,那威慑力比之雷霆还要恐怖。

    “皇爷爷,孙儿知错。。”

    朱允炆倒也是个聪明孩子,直接跪了下来,别的不说,先认错。

    朱元璋叹息一声道:“你错在哪里?没错,没错。下去吧!”朱元璋心中滴血,但凡这朱允炆是他儿子。

    不是他孙子。

    今天老朱一定扒了他皮。

    朱允炆不明觉厉的退出了乾清宫,然而老朱还是忍不住,在朱允炆没走远的时候就开始发飙了。

    “蠢子,蠢子,愚蠢至极,复周礼?行井田,朱标就教这么个儿子,傻子都比他强!”朱元璋怒火中烧。

    一旁的小太监连忙跪在地上,爬到朱元璋下乘的软塌边上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息怒?我华夏发展数千年,才有了今日的成果,先人的好东西没学到,放着先进的政治体系制度不选。”

    “他竟然要恢复奴隶制,去,去,去把朱标叫来!”

    朱元璋指着小太监,怒声呵斥道。

    那一夜,朱元璋在乾清宫,把朱标骂了个狗血淋头,哪怕是平时据理力争的朱标,在听到朱允炆的执政方针时,憋红了脸,大气都不敢喘。

    而其结果就是,朱标被骂了一夜,第二天解脱了,拿着棉条朱允炆在东宫哭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