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一章 凶手画像
    “那就是凶手的了?”

    所有的人都是眼睛一亮。

    但转瞬间就黯淡下去了,大家都是老刑侦了,还不至于这么天真。

    大名顶顶的白衣女子杀人魔,会留下这么多指纹吗?

    即使凶手是模仿做案,能处心积虑的把案发现场模仿这这个样子,还是在住宅区杀人,何等的胆大心细?

    会遗漏门把手上的指纹?

    当然,有这样的指纹肯定是要查一查的,万一凶手就是这么二呢?不能放过任何一丝丝的可能性,陈浩摆摆手,“把可疑指纹弄回去看看能不能在指纹库里匹配到,另外,这栋楼所有人的指纹都提取一下。”

    “陈队,我可以回去看一下白衣女子杀人魔的案卷吗?”林风问道。

    毕竟前一世看过案卷都已经一年前了,或许会遗漏一些细节呢?

    再说了,这起案子只是可能是模仿作案而已,如果真是那个杀人魔干的,那为了破案,只看这一起案子就太过局限了。

    要所有的一起来看。

    “没问题,你好好的看,我要你针对案卷给出一份嫌疑人的侧写,待会的会上说。”

    “好!”

    两小时后。

    一队办公室。

    大家围绕着会议桌坐着,在初步调查了一下后开始了这一次案件案情分析会。

    “好,现在大家汇报一下情况吧。”

    “咚咚咚。”刚有人准备说话呢,就响起了敲门声。

    扭头看去,是一个穿着法医服装的年轻法医。“陈队,初步的尸检结果出来了,宁法医说很有必要先给你看一下。”

    “哦?”拿过来吧。

    侯歌起身,接过来后递给了陈浩。

    “我先看了这个,待会再开案情分析会。”陈浩接过之后便马上看了起来。

    刚开始,他的表情也还算正常,但看到后面,他的眉头便是皱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

    “陈队,什么样啊!”

    “这具尸体被强奸过。”

    没等有人说话,陈浩再次道,“这次可不是铁管之类的,而是器官,没有铁锈,没有挫伤,还检测到了安全工具自带的润滑液成分。”

    “也就是说,这起案件和之前的案件又出了一个巨大的差别。”

    “这个差别,不是什么大问题吧?”杜晓月问道。

    “不,这区别就大了。”

    林风摇摇头,接过了话头。

    “受害者穿着白衬衣,方口鞋,乃至于旁边有雪人,身上有被打的痕迹,这些都是当初围观的群众就可以知道的情况,整个市,知道这些细节的也不再少数。当初报道的是这些女子遭受了强奸,而非是被铁棍伤害,除了看过案卷的,即使是很多警员,都以为是强奸而已。”

    “哦!”杜晓月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也就是说,这个凶手很有可能是靠着他所知道的信息来模仿杀人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陈浩面色沉重地抬起右手,竖起了食指,“林风,你已经看过白衣女子杀人魔的案卷了,能给出凶手的侧写吗?”

    “好。”

    “死者身上都被穿上了白衬衫,方口鞋,这些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物,应该是其母亲当时的穿着,很多连环杀人犯都是因为悲惨的童年遭遇,直接影响了他的心智。”

    “死者身上有皮带抽打的痕迹,每次都是皮带,说明皮带在凶手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是童年时期经常被母亲用皮带抽打。”

    “他给受害者当扮成了他母亲的穿着,便是在幻想杀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五次都用的是铁棍,如果他是因为把受害者想成了自己的母亲,下不去手,那么他连铁棍也不会用,可他五次都用了,说明他是极其的痛恨她的母亲的,并且在借助铁棍来报复,泄恨。”

    “他有功能障碍!”

    “前两次杀害都是在冬天,都是河边,杀人方式是用塑料袋窒息,我猜测是他多种童年悲惨记忆的具像化。”

    “冬天穿着薄衣服在外面站着,被皮带打,在河边把头按在水里蒙着头,因为当时的河边已经结冻,所以他选择了塑料袋蒙头。”

    “两名死者的年龄在二十五到三十五岁。那就是他童年时母亲的年龄,所以,他的年龄应该是在二十三岁到三十五岁之间。”

    “但是,在犯案两次之后,他已经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报复心里面的母亲了,他在享受这份快感,甚至在犯罪目标的选择上也不再那么严苛。”

    “年龄无所谓,犯罪地点无所谓,唯一不变的只有犯罪方式。”

    “那他为什么要在后来停止犯案呢?”

    “这样的罪犯,大概率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抓了,另外一种是已经杀死了他心中的那个目标,也就是他的母亲,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尸体,或者当初没有人发现他母亲是被谋杀的。”

    “男性,二十五到三十五岁,童年有过悲惨遭遇,零三年左右丧母,有功能障碍,外表较为懦弱,见到不敢有太多交谈,你看到他,有可能会感觉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实人。”

    “基本分析出来的就是这些,当然,这只是心理侧写,根据凶手做案手法分析他的心理得出来的,未必会百分之百的准确。侧写与最终抓到的凶手情况差别很大的也比比皆是。这些可以作为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