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65.不管修什么,我们求的都是道!
    第365章

    地藏心有所惑,故而有此一问。

    道之尽头,是为混元,是为圣人。

    那所谓的尽头,所谓的混元,所谓的圣人,已然将一条道走到了尽头。

    圣人无所不知,混元无所不能。

    既然达到那个境界,才能够将世界看的清楚。

    那在混元境的眼中,人世间是什么样子?他所求的佛道又是什么样子?

    不仅仅是地藏心有所惑,百万佛陀亦有所惑。

    他们都在等....,等一个答案。

    佛魔对峙,双眼触碰。

    凝望着魔主的眼神,地藏宛如看到了一片混沌界~。

    不可为,不可知,不可说,但却让人感-觉至高无上。

    这一点,让地藏暗暗心惊。

    原来到达了最高层次之后,竟然是如此美妙。

    若是他修为晋升,达到至高,那有望看清楚这一切吗?

    而就在地藏沉醉的时候,魔主终于是开口了。

    而今所言,不过是他求道的一些见解。

    朝为魔道徒,永为魔教主。

    “本座这边告诉你,其实无论是修什么,佛法也好,魔道也罢,我们求的都是道。”

    “修道之人,修为可以强大,脾性可以改变,际遇可以不同,但如论如此,想要真正明理得道,就必须明了自己的道心。并且要心无旁骛,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才能真正踏上那最后的巅峰。”

    “你们佛门,玄门,乃至芸芸众生,一直都以为心魔劫的作用便是误导世人,是魔祖留下来的祸害。熟不知心魔劫的作用,佛门恶业的作用,其实是让人更清楚的认清自己而已。”

    说道这里,地藏愕然,百万佛陀全部大震。

    这.....这......

    他们全部感觉灵魂般的颤动。

    真的是这样吗?

    但是仔细想想看,却不无道理。

    修佛者度过心魔劫之后,佛心更加通明。

    反之则是走火入魔,修为下降。

    只是世人都认为心魔劫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不曾想他居然这么有用。

    而且再仔细联想一番之后,更加觉得魔主说的没错。

    因为若是心魔劫一点作用都没有,天道为何还会同意心魔劫的存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哎!”

    “竟然是贫僧着像了。”

    没有想到,他地藏自认是不同于众人,却终究是于众人相同,顺应了时代的浪潮。

    此刻地藏只觉得羞愧难当,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就是混元境界吗?

    这就是那魔教教主吗?

    当真是让人好生敬仰,好生钦佩。

    而魔主的话,忍不住接着说道:“就像修佛之人的佛法,佛在前,法在后。法为途,佛为果。”

    “所修炼的佛法,只有符合你心中的道,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如果你脱离了心中的道,就算是再高明的佛法,也不过是徒有其表,误入歧途罢了。”

    “地藏你走的路....错!了!”

    说到这里,地藏再也忍不住了。

    心中一颤,激动的不能自己。

    醍醐灌顶,当真是醍醐灌顶啊!

    一下就让地藏的心,猛然惊醒。

    说实话,地藏自我感觉天赋不错,通晓佛理。

    可他学了这么多法,修了这么多年的佛,真正符合于他心中的道的呢?

    就自地藏扪心自问的时候,魔主略带质疑的话语又出现了。

    “你还记得,最初使你走上修炼这条道路的是什么吗?”

    这一句话,彻底让地藏绷不住了,回忆起了曾经。

    少年意气,一人一兽走天涯。

    最后得见佛法之妙,忍不住拜入佛门。

    说到底,还是一个缘字。

    若非是缘分的使然,说不定他还真是修道去了。

    “缘深缘浅,一切都是天意,是缘分。”

    “是以贫僧注定此生修佛,悟佛,成佛!”

    地藏转瞬即答,但是随即有些语塞。

    因为魔主的一双眼睛,正在死死的看着他。仿佛任何秘密,在他面前他藏不住。

    · ·········求鲜花·· ·····

    地藏的脸色逐渐有些苍白,乃至目光愈发深邃。

    念即过往,以往种种一一浮现。

    其实更多的不是求道,而是苍生。

    是对天下的牵挂,对众生的责任,才让他一直坚持下去。

    之前的洪荒,争强斗狠者比比皆是。

    洪荒大地尽染鲜血,众生蒙难。

    他亦是一个受害者,所以才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改变。

    故而他才想要度化众生,使得世界无疾苦,只有极乐。

    佛的理解为世人所向往,亦是他的向往。

    成为真正的佛,渡化众生,人人成佛,为他梦寐以求,最初的心。

    . ...... 0

    回首往事,几多唏嘘。

    还是头一次,他重新审夺了自己。

    回忆起最初的那课心,也许正是因为他,才让他再佛殿之上,对峙老师,才会让他对净化地狱,义无反顾。

    而这无非就是两个字——责任。

    对众生的责任,对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责任,对世界万物责任,乃至整个洪荒世界的责任。

    正是这些东西,支撑着他一路走了下来。

    这些羁绊太多太多,多到让他无法让自己松懈下来。

    接引老师曾言,修佛之人有八苦需戒。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求死而不可得,生之苦。

    求青春永驻不可得,老之苦。

    求健康而不可得,病之苦。

    求长生而不可得,死之苦。

    求所爱者常保不可得,爱别离之苦。

    求所怨憎者远离不可得,怨憎会之苦。

    五阴即五蕴。

    色、受、想、行、识....

    物质对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心理活动意识涌现都太过强烈鲜明,聚合翻涌,想求一刻安宁而不可得,此为五阴炽盛之苦。

    戒苦戒欲,便得自在。

    “咔擦!”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一心向佛的地藏,身上佛光更甚,一颗佛心却有了裂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