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一十二章 五百年代有圣人出,万古圣君刘昊
    第500章

    “陛下灭满清,重整汉家山河,如今天下咸平,四海臣服,八荒归一,普天之下莫非汉土,陛下之功,与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相比优胜一筹,可谓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不少,把刘昊比为千古一帝,刘昊接受了。

    就连乾隆他爷爷,康麻子都敢自称千古一帝,他刘昊为何不可啊?

    “陛下开农学,设医馆,广传大道,教化万民,功盖三皇,德追五帝,千古无一,可谓万古圣君!”

    好嘛,这就从千古圣君升级为万古圣君了。

    不过倒也不差,毕竟刘昊如今的功绩,可不仅仅是重整汉家山河,还开疆拓土,为华夏民族开辟了相当于半个华夏的疆土,可以让百姓养育更多的儿女,为“四五三”华夏民族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西伯利亚都在大汉眼皮子底下,整个中南亚,包括东南半岛,中南群岛,印尼、马来,连澳大利亚都是华夏的了,称一句万古圣君,也没啥错的。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由尧舜至汤,五百余年,商汤至周,又是五百余年,而自周文王到孔圣,又是五百年...自蒙元至今,又是五百年!”

    “五百年必有圣人出,有王者兴,纵观我大汉,虽初立,却国泰民安,兵强国富,威服天下,四海归一,乃盛世之象。”

    “陛下乃继往开来之明君圣主,天命圣人,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相比之前的马屁,这个可谓是清新脱俗,空前绝后。

    连孟子的五百年有圣人出都搬出来了,前两个顿时黯然失色。

    而刘昊,对拍出这个清丽脱俗马屁的大汉新忠臣,纪晓岚表示认可。

    不亏能讨乾隆欢心啊,是有本事的。

    “纪晓岚啊,你觉得,朕乃圣主明君?”刘昊笑着问道。

    纪晓岚认真无比的三叩九拜:“陛下定是圣主明君,圣人临朝,天下必定大定,盛世之象已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纪晓岚这一拜,其他文武官吏也是连忙跟着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朕再说一遍,大汉不兴跪拜,都坐,都坐。”刘昊很开心,虽然抓住乾隆时没有一点成就感。

    但是看着百姓们欢呼雀跃,燃放烟花,舞狮唱戏庆祝满清灭亡,还有这么多好臣子毫不吝惜夸赞之语,作为新晋的万古圣君,天命圣人,刘昊还是非常开心的。

    上天让他来到这个时代,不就是让他带着华夏民族崛起的么。

    如今紫禁城内的满文牌匾,已经全部换为了汉文,乾清宫里那块正大光明的牌匾也被换了下来。

    不过正大光明这四个字的确不错,刘昊很满意,亲手书写以后,让人重新装裱挂上去。

    要挂,也是要挂他的字!

    坐在龙椅上,刘昊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南京政务院、军事院的大臣各来了一半,算上北方各省的重臣们,此时这正大光明殿里聚集的,可以说是大汉近半高层了。

    “各位爱卿啊,如今满清已亡,乾隆,该如何处理啊?”

    刘昊这个问题问出来,满朝文武都懵了。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刘昊是真的想问他们,还是早就有了主意。

    看着没人说话,刘昊笑着指了指纪晓岚:“纪晓岚啊,按理说你是前朝之臣,本不应该让你说,这是难为你,但是,朕的确想知道你的意见。”

    纪晓岚站起来躬躬身子,说道:“回陛下,臣却有为难,依臣的想法,乾隆如今已是八十余岁高龄,可以说就算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几年。”

    “不如放了他,向天下昭示陛下之仁德,也可安降臣之心。当然,此事臣之意见,不过是拙露之见,此事应由陛下乾纲独断。”

    纪晓岚说话是有水平的,委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还是有所保留,直言由刘昊乾纲独断0 ..

    微微点头,刘昊看向了他一直以来很倚重的心腹爱将:“肖剑啊,你也说说你的意思。”

    肖剑走出来,他穿着他那一身上将军装,胸前挂着大批勋章,有各个战役的纪念勋章,也有专属于军官的应龙勋章,还有两枚双剑勋章。

    身为大汉陆军第一人,现在的军事院副院长,武英殿大学士,肖剑的意见,极大程度上代表了军方大部分人的意见。

    “回陛下,臣以为,乾隆必须死。”

    “乾隆乃满清夷狄之君,非汉人之君,其当权之时,修四库全书毁我汉家精神,脊梁,开文字狱坏我汉家文化传承,同时纵容满人欺压汉人,以至民怨沸腾,其罪滔天。”

    “如今满清一亡,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可罪魁祸首仍在,臣恳请陛下,将乾隆凌迟处死,以安人心,以正天下。”

    刘昊又看向王杰:“王杰啊,你也说说你的意见。”

    王杰出列,缓缓说道:

    “回陛下,臣以为,满清为祸中原百五十载,其罪孽罄竹难书,乾隆为满清皇帝,身为爱新觉罗一脉,应当为此负责。”

    “然新朝初立,陛下施展仁德也是应有之举,尚且乾隆虽为夷狄之君,却也是一国皇帝,其生死,应由陛下圣裁。”

    王杰的话,说了和没说没啥两样。

    但王杰的性格也确实如此,他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能臣,对于刘昊交给他的任务,总是完成的很好,可他也有他的局限性,而且王杰对和他无关的政事几乎从不插手。

    用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来形容,倒是非常贴切。

    所以王杰说出这话,刘昊不意外。

    看着台下的臣子们,刘昊手指轻敲着桌子,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齐齐低头,他们知道,刘昊在思索,在这个时候,没人敢打扰刘昊。

    正大光明殿陷入一片沉默。

    良久,刘昊缓缓起身,看着台下的文武诸公,说道:

    “你们有顾忌,朕明白。”.

    </div>